黄土文化在城市风貌中的体现——以延安市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影响加速,城市风貌日趋一同。黄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也不例外:规模日益扩大,建设日新月异,随之带来的城市风貌同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中塑造并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成为规划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就是在该背景下,试图以文化为切入点,塑造个性化的城市风貌。   本文以城市美学和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以黄土文化为主线,对黄土文化艺术特质进行分析和归纳,力图探索出一种体现黄土文化为内涵的城市风貌塑造方法,在城市风貌中传承并凸现黄土文化特色。论文,首先从形、象、意三个角度分析总结了黄土文化的艺术特质。其次,在分析了黄土文化背景下城市风貌的三个主要问题后,提出重建黄土文化主题意识的理念,进而借鉴城市美学和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实现黄土文化的美学转换和符号学转换。再次,以城市美学和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八种城市风貌塑造方法。最后以延安市城市总体风貌规划与局部地段风貌设计为例,论证了其八种方法的运用,并对黄土文化在延安城市风貌塑造中发挥有效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是针对黄土文化在城市风貌塑造中的一次探索,以延安市为实例,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以期推动黄土文化背景下城市风貌的个性化塑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商业街作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类别,也是最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它不仅仅是人们步行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更是展现商业
学位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本文以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位
学位
城市微型公共服务设施―—如公交车站、报刊亭、售卖亭、取款亭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建筑”。它们数量多、分布广,可以称之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建筑,在城市公共空
城市商业中心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观光游客,都要通过商业中心来感知、领悟和熟悉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商业中心甚至能代表着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陆续引进各种大型生产设备。但是在机械化进程加快与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因工业噪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