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信号调控调节性B细胞对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_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外周血B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与结肠癌的关系目的:分析调节性B细胞量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对结肠癌复发的风险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9+B细胞、CD19+IL-10+B细胞的数量,并分析了 CD19+IL-10+B细胞的数量与结肠癌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随访24个月结肠癌临床复发情况,结合患者外周血CD19+IL-10+B细胞的数量,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术后复发与CD19+IL-10+B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复发的预测因子。结果:1.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CD19+B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7.76%VS 6.92%(P=0.240)。2.CD19+IL-10+B细胞占CD19+B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4.28%VS 0.98%(P=0.004),且其数量与结肠癌分期呈正相关(P<0.05)。3.COX比例风险模型因素分析,发现CD19+IL-10+B细胞数量是结肠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系数OR为2.159,95%的可信区间0.272-17.130)。结论:结肠癌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百分比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并且与结肠癌的TNM分期有关,其水平对结肠癌的复发可能具有预测作用。第二部分结肠癌患者体内调节性B细胞与CD40L的关系目的:探讨CD40L与调节性B细胞在结肠癌患者体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并与其CD19+IL-10+B细胞的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CD40L,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癌旁组织中CD19+IL-10+B细胞的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结肠癌患者血清sCD40L为2.318±1.201ng/ml,正常健康人血清sCD40L为1.622±0.680ng/ml,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7)。结肠癌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与其外周血CD19+IL-10+B细胞的数量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系数为0.763,P<0.01。2.CD19+IL-10+B表达于癌旁组织中:结肠癌组织CD40L 阳性表达的患者,其癌旁组织中CD19+IL-10+B细胞的百分比为6.33%;CD40L阴性表达者,其癌旁组织中CD19+IL-10+B细胞的百分比为2.38%,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CD40L的含量与调节性B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结肠癌组织中CD40L表达阳性者其癌旁组织中调节性B细胞量较CD40L阴性者显著增多,提示CD40L与调节性B细胞在结肠癌微环境中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第三部分调节性B细胞的功能与CD40的关系目的:探讨CD40对调节性B细胞自身功能的影响以及调节性B细胞通过CD40信号途径对CD4+T细胞产生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提取两种小鼠(野生型WT和CD40敲基因型CD40KO)的B 细胞及 CD19+CD5+CD1d+Bregs 与 CpG-ODN 及 CD40L+CpG-ODN 体外培养,检测培养前后B细胞中CD19+CD5+CD1d+Bregs的比例;CD19+CD5+CD1d+Bregs培养上清液中IL-10浓度;CD19+CD5+CD1d+Bregs(野生型和CD40敲基因型)分别于CD4+T细胞共培养,检测CD4+T细胞的增殖;CD4+CD25+Tregs 比例及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结果:1.CD40L+CpG-ODN 的 WT B 细胞培养体系中,CD19+CD5+CD1d+Bregs比例显著升高(P<0.01),而CD40KO B细胞在培养前后CD19+CD5+CD1d+Bregs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在加入CD40L+CpG-ODNCD40L的培养体系中,WTCD19+CD5+CD1d+Bregs 较 CD40KOCD19+CD5+CD1d+Bregs 增殖明显(P<0.01);上清液中IL-10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3.与CD40KOCD19+CD5+CD1d+Bregs组比较,WTCD19+CD5+CD1d+Bregs 能抑制 CD4+T 细胞增殖(P<0.01);并抑制了 IFN-γ分泌量(P<0.01);同时能诱导 CD4+CD25+Tregs 生成增多(P<0.01)。结论:CD40信号激活可以诱导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与增殖,并以IL-10依赖的方式诱导CD4+CD25+Treg细胞的增多,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及IFN-γ的分泌。第四部分CD40调控调节性B细胞对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CD40信号对调节性B细胞调控作用能否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产生影响。方法:应用结肠癌MC38细胞建立C57BL/6小鼠肿瘤模型,一周后给予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两组不同小鼠(WT和CD40KO)的CD19+CD5+CD1d+Bregs,继续饲养2周后处死小鼠,取出肿瘤测量大小,计算体积。处死小鼠时留取脾脏,将其剪碎、研磨、过滤,制备成脾单个核细胞的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D4+CD25+Tregs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进行不同组间比较。留取小鼠腹主动脉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小鼠血清IL-10、IFN-γ水平。结果:1.WTCD19+CD5+CD1d+Bregs 组肿瘤体积(129.70±48.17 mm3)显著大于CD40KOCD19+CD5+CD1d+Bregs组肿瘤体积(61.60±37.27 mm3)及空白对照组肿瘤体积(41.30±12.51mm3)(P<0.05),而 CD40KOCD19+CD5+CD1d+Bregs 组与空白对照组肿瘤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2.WTCD19+CD5+CD1d+Bregs组脾脏CD4+CD25+Tregs/CD4+T(8.72±0.57%)显著高于 CD40KOCD19+CD5+CD1d+Bregs 组(5.20±0.15%)及空白对照组(4.94±0.22%)(P<0.01),而 CD40KOCD19+CD5+CD1d+Bregs组与空白对照组脾脏CD4+CD25+Tregs/CD4+T无显著差异(P>0.05)。3.WTCD19+CD5+CD1d+Bregs 组血清 IL-10 浓度(75.16±8.04pg/ml)显著高于CD40KOCD19+CD5+CD1d+Bregs 组(53.80±3.82pg/ml)及空白对照组(49.66±3.63pg/ml)(P<0.01),而CD40KOCD19+CD5+CD1d+Bregs组与空白对照组体内IL-10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 WTCD19+CD5+CD1d+Bregs 组血清 IFN-γ浓度(67.16.80±8.42pg/ml)显著低于 CD40KOCD19+CD5+CD1d+Bregs 组(82.40±6.85pg/ml)及空白对照组(85.58±5.45pg/ml)(P<0.01),而 CD40KOCD19+CD5+CD1d+Bregs 组与空白对照组血清 IFN-y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活调节性B细胞的CD40信号有利于结肠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提示调节性B细胞可能打破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其中涉及了调节性B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因子IL-10、IFN-γ的分泌异常。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逐渐被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是PVP术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其注入椎体后不但可起到可加固病椎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通过聚合时高热以及MMA单体的毒性杀伤肿瘤,但单纯PMMA骨水泥的抗肿瘤作用弱,疗效不持久。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研
背景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据统计,在2012年新发肺癌病例为180万(占所有癌症的12.9%),其中160万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率的19.4%)。几十年前,肺癌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1980年估计有66万新病例,而在2012年上升到180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病例中的58%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而我国的肺癌病例形式也日趋严峻。非小细胞肺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统计,肝癌全球有78.2万新发病例,74.5万死亡病例。目前,HCC在临床上的治疗策略以手术切除、肝移植、放化疗和靶向基因治疗等手段为主。尽管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HCC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偏低,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HCC的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从而导致患者的
第一部分 C-型凝集素域家族3成员B影响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研究C-型凝集素域家族3成员B(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3 Member B,CLEC3B)在肺癌中的基因变化,研究该基因高表达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究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挖掘该基因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可行性,为寻求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或临床病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
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过去20年中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飞速发展,但其预后仍不尽如人意,大多数肺癌病人发现时已进入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约为8~10个月。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是临床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段,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仍以铂类为主,特别
目的:众所周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其早期发病的隐匿性,导致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胰腺癌总体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增长的趋势。截止2013年,其发病率上升至第10位,死亡率位列第6位,并有进一步加速增长的可能。而胰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是造成胰腺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胰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胰腺
一、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目的: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7173例AML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和融合基因检测的不同结果,分析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的差别。方法:1.完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AML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系统性分析全部AML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2.根据融合基因和细胞遗传学的检测结果
近些年,消防部门在改革转制的大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救援技术及硬件设施等方面呈现出全新面貌,但从当下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仍然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从不同角度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文章主要分析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优化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TIG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探讨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9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TIG2的表达。统计分析TIG2的表达与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项临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本研究即通过对E2F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的检测,筛选出了乳腺癌潜在相关基因E2F5,并通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研究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进而通过体内、体外的一系列实验,揭示E2F5的在TNBC中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