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案件性质日趋严重,犯罪手段呈现出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和反侦查化,留在案件现场的物质痕迹越来越少,我国基层民警由于多年的办案习惯,养成了依赖物质痕迹和口供的破案模式。这样的困境下,我们需要侦查思维的更新以及技术的革新,寻求新的出路,而这条“无迹”困境的出路便是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运用,利用心理痕迹无处不在的优势打破“无迹”的危机以及侦破案件的老旧模式。综合国外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作者把人类思维活动在解决问题时所形成的问题解决模式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回溯推理的分析过程结合起来,创建出一套本土化的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分析技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大约35000字,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心理痕迹概念、特点、形成的机理分析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科学依据、意义,并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本土化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问题解决模式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回溯推理分析过程结合起来,创建了这样一套推理流程为:犯罪心理痕迹的收集—犯罪行为过程分析—犯罪心理的分析—价值论证分析—犯罪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最后并结合1994年千岛湖“3.31”惨案来具体讲解和分析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实际操作运用。第一部分,犯罪心理痕迹概述。该部分主要讲述了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特征以及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关系。第二部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该部分主要概述了犯罪心理痕迹形成的机理分析以及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科学依据、理论基础、国外该门分析技术的历史进程和技术类型以及该门技术研究发展的实践意义。第三部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必要性从我国严峻的形式、现场勘验责任游离和国际视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可行性作者主要从我们理论研究、实践运用以及国际交流角度进行论证的。第四部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作者说明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本土化所存在的困境主要是理论研究的浅显、系统的犯罪行为指标统计学研究缺乏和基层民警存在误解三个方面。第五部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和完善。该部分作者将问题解决模式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回溯推理的分析过程结合起来,构建出了问题解决模式下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并详细说明了每个推理流程的具体要求。第六部分,结合案例进行讲解。这部分结合1994年千岛湖“3.31”惨案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第七部分,总结。这部分作者表对犯达了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本土化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