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程朱理学派哲学家,也是宋明理学从张载到王夫之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气学派哲学家。罗钦顺对自然界“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的探讨构成其“气本论”的理气观,对人生界“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的探讨构成其“性本论”的心性观。罗钦顺哲学著作中以“理”、“气”、“心”、“性”范畴为联结点所形成的哲学命题构成了充满内在矛盾的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结合罗钦顺对宋明时期儒学内外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载气学和佛教禅学、道教哲学等各种哲学思潮的不同回应及由此显示的学术立场,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理气观和心性观及其由“理”、“气”、“心”、“性”问题所构成的哲学逻辑结构,研究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在矛盾及构成其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则为探讨明代哲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的重要意义、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现状评价、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应遵循的基本方法、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思路,并点明各章节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到第五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对宋明时期孔孟儒学内部的张载气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几种主要哲学思潮和孔孟儒学外部的佛教禅学、道教哲学等几种宗教哲学思想所作的不同回应。其中,第二章《罗钦顺对张载气学的发展》,论证了罗钦顺对张载“太虚”、“气化”学说的质疑和批评,对张载“气聚”、“气散”之说的误读与误解,不自觉地丰富和发展了张载气学,对张载批判佛教异端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等几个论题。第三章《罗钦顺对程朱理学的修正》,论证了罗钦顺是程朱数君子虔诚的追随者,是程朱理学坚定的卫道者,罗饮顺在对程朱理学进行潜心钻研和小心修正的过程中建立了与程朱理学“理本论”根本对立的“气本论”的理气观。第四章《罗钦顺对陆王心学的批判》,论证了罗钦顺在白沙心学、阳明心学勃然兴起的明代中叶对程朱理学、孔孟儒学之道统延续面临威胁的警觉与担忧;论证了罗钦顺通过比较朱陆之异同而批判象山心学是“有见于心、无见于性”;论证了罗钦顺通过辨明王阳明所作的《大学古本》和《朱子晚年定论》而批判阳明心学是“假借孟子、背离朱子”;论证了罗钦顺在明代中叶展开了关于陆王心学“是禅”、“非禅”、“似禅”之辩。第五章《罗钦顺对佛老异端的排斥》,论证了罗钦顺是坚定地站在孔孟儒学的立场上来判定学术之是非;论证了罗钦顺批判和排斥源于印度而在汉代传于中国的佛教学说和从一定意义上起源于中国原始宗教的道教学说。
第六章和第七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哲学著作中乃至整个宋明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四个哲学范畴“理”、“气”、“心”、“性”,研究了以“理”、“气”、“心”、“性”四个哲学范畴为基点的罗钦顺哲学思想。其中,第六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理气观》论证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气”范畴是物质性的哲学范畴;“理”范畴是精神性的哲学范畴;“理”与“气”这两个哲学范畴都存在其“理一分殊”之说所述及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对“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的论述而构建其以物质性的“气”为本体的“理气观”,与程朱理学以精神性的“理”为本体的“理气观”显著不同而相互对立。第七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心性观》论证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心”范畴是物质性的哲学范畴;“性”范畴是精神性的哲学范畴;“心”与“性”这两个哲学范畴可以用儒学发展史上著名的“人心”与“道心”这两个哲学范畴加以辨明;其对“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的论述而构建的以精神性的“性”为本体的“心性观”,是其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并且与陆王心学和佛教禅学以精神性的“心”为本体的“心性观”显著不同而相互对立。
第八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逻辑结构》,共分五节。第一节《“理”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理”非“气”;“理”非“心”;“理”非“性",“理蕴含性”;“理”非“体”;“理”为“用”;“理”非“本”;“理”为“未”等哲学命题。第二节《“气”范畴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饮顺哲学思想中的“气”非“理”;“气”非“心”、“气”蕴含“心”;“气”非“性”;“气”为“体”;“气”非“用”;“气”为“本”;“气”非“末”等哲学命题。第三节《“心”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心”非“理”;“心”即“气”、“心”从属“气”;“心”非“性”;“心”非“体”;“心”为“用”;“心”非“本”;“心”为“末”;“心”即“人心”;“心”非“道心”;“心”是“已发”;“心”非“未发”等哲学命题。第四节《“性”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性”非“理”,“性”从属“理”、“性”即“理”;“性”非“气”;“性”非“心”;“性”为“体”;“性”非“用”;“性”为“本”;“性”非“末”;“性”非“人心”;“性”即“道心”;“性”非“已发”;“性”是“未发”等哲学命题。第五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基本框架--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论证了作为哲学逻辑结构之“线”的哲学命题所联结的作为哲学逻辑结构之“点”的哲学范畴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与逻辑意义;论证了构筑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几十个哲学命题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哲学命题;论证了罗饮顺哲学逻辑结构中在逻辑上存在蕴含或从属关系的四个哲学命题,“气”蕴含“心”与“心”从属“气”,“理”蕴含“性”与“性”从属“理”;论证了人生界的“心”与“性”这一对哲学范畴与自然界的“气”与“理”这一对哲学范畴的逻辑关系是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论证了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这一同时包涵“理”、“气”、“心”、“性”四个重要范畴的极为特殊、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构成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框架。
第九章《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在矛盾及其矛盾原因》,共分四节。第一节《<困知记>的写作感触与阅读方法》阐述了《困知记》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写作特点、写作感触和阅读体会、阅读方法。第二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论证了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是以“理”、“气”、“心”、“性”这四个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作为构筑基点;论证了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是以“天人本无二”这一哲学命题为其理论前提,等等。第三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内在矛盾》阐述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性”本论与“气”本论的矛盾,“心”、“性”二元论与“气”、“理”一元论的矛盾,“气”为体、“理”为用与“性”为体、“心”为用的矛盾,关于“性”范畴与“理”范畴规定的矛盾;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中心命题的心性观与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基础命题的理气观之间的矛盾,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理论前提的“天人本无二”这一命题与其关于理气心性的哲学结论之间的矛盾;罗钦顺“会归一处”的治学理念与其“理”、“气”、“心”、“性”不相统摄的矛盾,强烈的卫道愿望及执着的践行精神与其“得已无几”且门墙寂然的历史事实的矛盾,捍卫程朱理学的治学初衷与其从程朱理学内部开端明代气学的矛盾。第四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内在矛盾的主要原因》论证了造成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出现内在矛盾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十章《关于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阐述了博士论文撰写期间针对其内容难以归属到相关章节的一些问题所进行的论证和沉思,主要是提出并回答了以下七个问题:一、如何看待包括罗钦顺在内的宋明理学家对儒学内部的孟子学说与荀子学说所采取的不同的学术态度?二、如何看待罗钦顺对作为“北宋五子”之一又被其称为“程朱数君子”之一的张载及其学说的评价?三、为什么明代前期一统天下学术的宋明理学之主流派别程朱理学会在明代中叶发生分化?四、为什么说罗钦顺悟出朱子学说中存在着由“以理为本”向“以气为本”转化的逻辑契机而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气学”分化的哲学路径?五、为什么说王阳明悟出朱子学说中存在着由“以理为本”向“以心为本”转化的逻辑契机而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心学”分化的哲学路径?六、如何看待明代中叶程朱理学派大儒罗钦顺与陆王心学派代表王阳明在哲学上所展开的“罗王之辩”?七、为什么同是从程朱理学之中悟出逻辑契机并从程朱理学分化出来的“整庵气学”与“阳明心学”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结局?
总体上说《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对张载气学的发展、对程朱理学的修正、对陆王心学的批判、对佛老异端的排斥,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和比较了罗钦顺对宋明时期儒学内外几种主要哲学思潮的不同回应及由此显示的学术立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理气观和心性观,并以宋明理学中“理”、“气”、“心”、“性”这四个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为基点研究了罗钦顺的哲学逻辑结构,进而揭示其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在矛盾及造成矛盾的根本原因;较为清晰地探讨了罗钦顺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气学”转化的哲学路径及王阳明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心学”转化的哲学路径,进而揭示了程朱理学在明代中叶发生分化的原因、过程、结局等问题。换言之,这篇论文希望通过对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去深入思考一些关于明代哲学、宋明理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的重要意义、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现状评价、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应遵循的基本方法、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思路,并点明各章节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罗钦顺哲学思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到第五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对宋明时期孔孟儒学内部的张载气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几种主要哲学思潮和孔孟儒学外部的佛教禅学、道教哲学等几种宗教哲学思想所作的不同回应。其中,第二章《罗钦顺对张载气学的发展》,论证了罗钦顺对张载“太虚”、“气化”学说的质疑和批评,对张载“气聚”、“气散”之说的误读与误解,不自觉地丰富和发展了张载气学,对张载批判佛教异端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等几个论题。第三章《罗钦顺对程朱理学的修正》,论证了罗钦顺是程朱数君子虔诚的追随者,是程朱理学坚定的卫道者,罗饮顺在对程朱理学进行潜心钻研和小心修正的过程中建立了与程朱理学“理本论”根本对立的“气本论”的理气观。第四章《罗钦顺对陆王心学的批判》,论证了罗钦顺在白沙心学、阳明心学勃然兴起的明代中叶对程朱理学、孔孟儒学之道统延续面临威胁的警觉与担忧;论证了罗钦顺通过比较朱陆之异同而批判象山心学是“有见于心、无见于性”;论证了罗钦顺通过辨明王阳明所作的《大学古本》和《朱子晚年定论》而批判阳明心学是“假借孟子、背离朱子”;论证了罗钦顺在明代中叶展开了关于陆王心学“是禅”、“非禅”、“似禅”之辩。第五章《罗钦顺对佛老异端的排斥》,论证了罗钦顺是坚定地站在孔孟儒学的立场上来判定学术之是非;论证了罗钦顺批判和排斥源于印度而在汉代传于中国的佛教学说和从一定意义上起源于中国原始宗教的道教学说。
第六章和第七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哲学著作中乃至整个宋明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四个哲学范畴“理”、“气”、“心”、“性”,研究了以“理”、“气”、“心”、“性”四个哲学范畴为基点的罗钦顺哲学思想。其中,第六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理气观》论证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气”范畴是物质性的哲学范畴;“理”范畴是精神性的哲学范畴;“理”与“气”这两个哲学范畴都存在其“理一分殊”之说所述及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对“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的论述而构建其以物质性的“气”为本体的“理气观”,与程朱理学以精神性的“理”为本体的“理气观”显著不同而相互对立。第七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心性观》论证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心”范畴是物质性的哲学范畴;“性”范畴是精神性的哲学范畴;“心”与“性”这两个哲学范畴可以用儒学发展史上著名的“人心”与“道心”这两个哲学范畴加以辨明;其对“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的论述而构建的以精神性的“性”为本体的“心性观”,是其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并且与陆王心学和佛教禅学以精神性的“心”为本体的“心性观”显著不同而相互对立。
第八章《罗钦顺哲学思想的逻辑结构》,共分五节。第一节《“理”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理”非“气”;“理”非“心”;“理”非“性",“理蕴含性”;“理”非“体”;“理”为“用”;“理”非“本”;“理”为“未”等哲学命题。第二节《“气”范畴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饮顺哲学思想中的“气”非“理”;“气”非“心”、“气”蕴含“心”;“气”非“性”;“气”为“体”;“气”非“用”;“气”为“本”;“气”非“末”等哲学命题。第三节《“心”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心”非“理”;“心”即“气”、“心”从属“气”;“心”非“性”;“心”非“体”;“心”为“用”;“心”非“本”;“心”为“末”;“心”即“人心”;“心”非“道心”;“心”是“已发”;“心”非“未发”等哲学命题。第四节《“性”与其他重要范畴的逻辑关系》依据罗钦顺的相关论述推导出罗钦顺哲学思想中的“性”非“理”,“性”从属“理”、“性”即“理”;“性”非“气”;“性”非“心”;“性”为“体”;“性”非“用”;“性”为“本”;“性”非“末”;“性”非“人心”;“性”即“道心”;“性”非“已发”;“性”是“未发”等哲学命题。第五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基本框架--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论证了作为哲学逻辑结构之“线”的哲学命题所联结的作为哲学逻辑结构之“点”的哲学范畴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与逻辑意义;论证了构筑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几十个哲学命题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哲学命题;论证了罗饮顺哲学逻辑结构中在逻辑上存在蕴含或从属关系的四个哲学命题,“气”蕴含“心”与“心”从属“气”,“理”蕴含“性”与“性”从属“理”;论证了人生界的“心”与“性”这一对哲学范畴与自然界的“气”与“理”这一对哲学范畴的逻辑关系是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论证了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这一同时包涵“理”、“气”、“心”、“性”四个重要范畴的极为特殊、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构成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框架。
第九章《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在矛盾及其矛盾原因》,共分四节。第一节《<困知记>的写作感触与阅读方法》阐述了《困知记》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写作特点、写作感触和阅读体会、阅读方法。第二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论证了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是以“理”、“气”、“心”、“性”这四个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作为构筑基点;论证了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是以“天人本无二”这一哲学命题为其理论前提,等等。第三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的内在矛盾》阐述了罗钦顺哲学思想中“性”本论与“气”本论的矛盾,“心”、“性”二元论与“气”、“理”一元论的矛盾,“气”为体、“理”为用与“性”为体、“心”为用的矛盾,关于“性”范畴与“理”范畴规定的矛盾;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中心命题的心性观与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基础命题的理气观之间的矛盾,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理论前提的“天人本无二”这一命题与其关于理气心性的哲学结论之间的矛盾;罗钦顺“会归一处”的治学理念与其“理”、“气”、“心”、“性”不相统摄的矛盾,强烈的卫道愿望及执着的践行精神与其“得已无几”且门墙寂然的历史事实的矛盾,捍卫程朱理学的治学初衷与其从程朱理学内部开端明代气学的矛盾。第四节《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内在矛盾的主要原因》论证了造成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出现内在矛盾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十章《关于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阐述了博士论文撰写期间针对其内容难以归属到相关章节的一些问题所进行的论证和沉思,主要是提出并回答了以下七个问题:一、如何看待包括罗钦顺在内的宋明理学家对儒学内部的孟子学说与荀子学说所采取的不同的学术态度?二、如何看待罗钦顺对作为“北宋五子”之一又被其称为“程朱数君子”之一的张载及其学说的评价?三、为什么明代前期一统天下学术的宋明理学之主流派别程朱理学会在明代中叶发生分化?四、为什么说罗钦顺悟出朱子学说中存在着由“以理为本”向“以气为本”转化的逻辑契机而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气学”分化的哲学路径?五、为什么说王阳明悟出朱子学说中存在着由“以理为本”向“以心为本”转化的逻辑契机而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心学”分化的哲学路径?六、如何看待明代中叶程朱理学派大儒罗钦顺与陆王心学派代表王阳明在哲学上所展开的“罗王之辩”?七、为什么同是从程朱理学之中悟出逻辑契机并从程朱理学分化出来的“整庵气学”与“阳明心学”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结局?
总体上说《罗钦顺哲学思想研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对张载气学的发展、对程朱理学的修正、对陆王心学的批判、对佛老异端的排斥,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和比较了罗钦顺对宋明时期儒学内外几种主要哲学思潮的不同回应及由此显示的学术立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理气观和心性观,并以宋明理学中“理”、“气”、“心”、“性”这四个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为基点研究了罗钦顺的哲学逻辑结构,进而揭示其哲学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在矛盾及造成矛盾的根本原因;较为清晰地探讨了罗钦顺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气学”转化的哲学路径及王阳明从程朱理学内部开辟出从“理学”向“心学”转化的哲学路径,进而揭示了程朱理学在明代中叶发生分化的原因、过程、结局等问题。换言之,这篇论文希望通过对罗钦顺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去深入思考一些关于明代哲学、宋明理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