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字符的分割与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对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通常采用喷码机喷印商品上的生产日期标签,使得生产日期标签作为评判商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凭据,在出厂前必须进行检测。但是,生产日期标签中包含的点阵字符受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字符弯曲、多余墨点、光照不均及字符不完整等问题。现有的字符识别系统对点阵字符分割与检测效果不佳,为此本文针对字符的分割及识别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点阵字符的检测准确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点阵字符存在光照不均、噪点污染等干扰信息,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自适应二值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点阵字符图像的灰度均值,将其应用到自适应阈值函数中,用于对点阵字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点阵字符感兴趣区域信息得到了增强,且滤除了多余的干扰信息。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干扰信息对点阵字符的影响,且对光照的适应性强。(2)针对传统字符分割方法分割点阵字符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喷点融合特征的点阵字符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取行字符块每列喷点的跳变特征及投影特征;第二,将两者进行级联,得到融合特征;第三,建立基于SVM的分割模型以分割点阵字符;最后将分割得到的单个点阵字符送入ANN识别。该方法通过获取喷点的两种特征作为分割的依据能有效提高分割方法的鲁棒性,建立基于SVM的分割模型能提高点阵字符的分割效率。以自适应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点阵字符分割和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9.92%和98.97%。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对字符进行有效的分割,分割结果大大提高了识别准确率。(3)针对点阵字符存在字符不完整、墨点污染等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点阵字符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搭建包含残差块的19层网络结构以防止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第二,在最后两层全连接层分别计算Center损失函数及Softmax损失函数,用于增强分类检测方法鲁棒性及判别样本所属的类别;第三,计算每类样本的平均特征向量;最后获取新输入样本的特征向量,计算其与每类平均特征向量的余弦相似度,依据余弦相似度判别点阵字符的缺陷情况。以具有缺陷问题的点阵字符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由缺陷样本和正常样本构成的样本集的识别准确率为99.867%,由只有缺陷样本构成的样本集的识别准确率为99.4%。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检测出缺陷的点阵字符,并且能判别缺陷的点阵字符所属的类别,有效提高了点阵字符的识别准确率。
其他文献
抱杆作为一种吊装工具被广泛运用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随着对线路组塔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所使用的抱杆,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在近期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因其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替代品座地式摇臂抱杆有自重大、运输组装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组塔施工方案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内爬升抱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阅读国内外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正由卫生填埋逐渐向垃圾焚烧转型。垃圾焚烧与卫生填埋一样,也存在渗滤液产生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膜分离技术常被设置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环节,此环节会产生大量有机物浓度高,重金属及盐分含量大、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基于单一技术难以高效处理膜浓缩液这类复杂废水,本论文采用“混凝联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膜浓缩液。在对化学混凝和电混凝预处
柔性悬臂结构在现代工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然而其工作时容易引发自身的振动,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在利用主动控制对此类结构振动进行抑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时滞。忽略时滞而设计的控制律有时得不到期望的控制效果,甚至会对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柔性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考虑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研究控制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柔性悬臂结构的应用背景,对柔性悬臂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
随着列车轴重和运营速度的不断增加,钢轨磨耗速率过快成为影响铁路钢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选区淬火是一种表面硬化技术,能显著提高钢轨表面的耐疲劳耐磨耗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开展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淬火机理分析,可以加深对淬火过程的理解,为工艺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基于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高温等离子体冲击钢轨时流体非等温流动的空间数值解;然后基于传热控制方程和流
在煤、化工及石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温度范围在80℃~200℃之间的低温工艺凝液需要被冷却至目标温度。我国煤、化工工厂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成为选择冷却方式的主要矛盾,化工行业常用的冷却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大量的低温热能也被浪费,造成了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低温热源的热量由于其品位较低难以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在低温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传统装备制造正从智能化、信息化两个方向发展。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于智能化制造战略实施起着重大的影响。将机床状态监测与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大幅加速我国机床走向智能化的步伐,提高智能化水平。数字孪生是指通过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型的构建,用于描述对应物理实体
在五轴球头铣削加工中,几何误差补偿经常用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然而在几何误差补偿过程中,刀具姿态角的异常突变会造成不可预料的表面缺陷。本文在对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仿真与实验、表面形貌评定与预测以及几何误差补偿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刀具姿态角改变作用下的表面形貌评定工作。首先,本文建立五轴铣削加工中球头铣刀的运动学轨迹方程,对工件进行表面仿真建模并获取相应表面形貌,在已有评定表面形貌质量
随着铁道车辆不断重载化、高速化,车辆在服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车轴疲劳失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车轴在服役与检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划伤、腐蚀、撞击等表面缺陷,这些缺陷造成了应力集中,降低了车轴疲劳强度。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缺陷对车轴疲劳强度的影响,为车轴安全检修提供参考依据。以国产中碳钢车轴(JZ50)为研究对象,制备光滑、含环状V型缺口、孔洞缺口三种车轴试样,采用瑞士高频疲劳试验机测试其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转铁”等系列优化货物运输结构的政策实施,铁路货运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重载运输作为提高铁路货运效率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货运的主要发展方向。重载运输主要通过多式联运、提高车辆轴重和增加车辆轴数等手段来实现,但是多式联运和提高车辆轴重均受到现有线路条件和装载货物的限制,特别是一些装载大型设备的特种货车仅依靠提高轴重已经难以满足装载要求。故可以通过采用多轴转向架来提高转向
随着地理时空数据信息化与自动化采集方式的发展,实景三维场景可视化平台承载的数据调度与分析量级不断扩张,对三维模型数据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根据视角变化拥有不同细节丰富度的多层次细节模型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多层次细节模型按需调度与渲染,场景模型数量与细节特征得到共同保留,可视化效率大大提高。但目前多层次细节模型可视化方法存在高细节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