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使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全流通时代,获得流通权的大股东在解禁之后可以通过选择减持或增持两种投资策略参与股票市场,因而成为股票市场新的重要投资主体。日益频繁的大股东交易行为对于改变投资主体结构、优化存量资本配置以及传递公司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大股东凶猛的减持和不断曝光的违规行为也使大股东交易备受争议并引起监管层高度重视。由于全流通市场中的大股东交易行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完整、系统的相关研究,因此全面、客观地探讨大股东交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和经济效率成为金融理论界和监管者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以大股东不同于外部投资者的特殊身份为逻辑起点,剖析影响其交易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股价信息含量的视角探讨其交易行为产生的经济效果。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首先从大股东交易行为的制度背景出发,引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不同类型大股东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否显著不同?大股东交易行为会对股票市场效率产生怎样影响?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完善现有监管体制?其次,对内部人交易、内幕交易以及大股东交易这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较,指出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明确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在对已有的内部人交易、股权结构、股价信息含量三大部分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构成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大股东的内部人身份入手,首先分析在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监管缺失、市场投机的制度背景下,拥有天然信息优势的大股东在“经济人”白利动机的驱使下进行信息获利的必然性,从理论上推导出信息获利、逆向投资是影响大股东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需要验证的三个假说:大股东信息获利假说、逆向投资假设、信息层级假设;其次,通过建立检验模型对全样本及不同类型股东样本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发现信息获利和逆向投资因素显著地影响控股股东交易行为,因此控股股东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信息传递功能,并且其逆向投资行为可以进一步纠正市场错误定价,抑制股票市场同涨同跌、暴涨暴跌的非理性特征。而非控股股东交易行为更多地受股票短期估值和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非理性特征比较明显,研究结论支持信息层级假说。第四章,从大股东的股东身份入手,分别分析股权结构、掏空水平对大股东交易行为产生的影响。第一部分首先分析在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下,大股东在维持控制权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权衡持股成本和持股收益,做出是否改变持股比例的策略,从理论上推导现有股权结构是影响大股东交易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需要验证的假说;其次,通过建立检验模型对不同类型大股东样本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净购买率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而非控股股东净购买率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现有股权结构对不同类型大股东交易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部分首先分析在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低下,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现有掏空水平通过影响公司未来业绩、进而改变大股东自身财富这条传导路径间接影响大股东的交易决策,从理论上推导现有掏空水平是影响大股东交易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其次,通过建立检验模型,对不同类型大股东样本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净购买率与掏空水平显著负相关,而非控股股东交易行为不受掏空水平的影响,这表明控股股东交易行为向市场传递了有关公司掏空水平的特质信息,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控股股东具有其他投资者无法拥有的信息优势。第五章,从特质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对大股东交易在提高股价信息含量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首先对股价形成中信息传导机理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大股东交易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途径,并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然后以股价同步性作为检验指标,在控制变量内生性和噪声因素的前提下,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了大股东交易强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交易确实可以降低股价同步性,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股价同步性的改变是由于大股东交易所致而不是噪声所造成,这说明大股东交易通过将公司特质信息加入到股价中,从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发展大股东交易行为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