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祠泉域作为太原市第二大岩溶泉域,是太原市晋祠区及西边山一带的重要供水水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岩溶地下水开采量、矿坑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逐年加大,这一系列问题使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受到了水量和水质的双重威胁。因此,岩溶地下水的现状评价、保护和修复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晋祠泉域自然地理、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改进现有地下水风险评价体系,将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危险性作为一级指标构建岩溶地下水风险评价模型。其中地下水脆弱性二级指标包括防污脆弱性、资源脆弱性和潜在脆弱性;地下水危险性二级指标包括价值预损性和现状危险性。并从岩溶地下水资源水质和水量保护两方面出发,共选取17个三级指标构造完整评价体系,利用迭置指数法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风险性进行评价。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土地规划利用中,而且对晋祠泉域岩溶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具有指导价值,同时对北方其它岩溶泉域保护具有借鉴意义。首先,以泛欧洲法COPK评价模型为基础,补充地表污染源因子,以上覆保护层(O)、径流条件(C)、入渗补给(P)、岩溶发育程度(K)和土地利用情况(lu)为指标构建copklu地下水防污脆弱性评价模型;根据泉域实际情况,选取开采系数(e)、入渗补给(p)及矿坑排水量(md)3个指标构建epmd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针对泉域岩溶水地下水系统潜在威胁,选取煤矿采空区范围(g)、隔水岩厚度(t)以及带压区含水层水压(pr)3个指标构建gtpr地下水潜在脆弱性模型。结合地下水防污脆弱性、资源脆弱性和潜在脆弱性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选取含水层富水性(at)、地下水水质(al)和地下水源保护区(pa)3个指标构建atalpa地下水价值功能预损性评价模型;选取地下水污染程度(po)和地下水水位变幅(l)2个指标构建pol地下水现状危险性评价模型。结合地下水价值功能预损性和现状危险性对泉域岩溶地下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风险受体脆弱性和风险受体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风险性进行评价。基于评价体系多准则多指标的特点,本文选用迭置指数法进行评价,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各指标权重,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将各因子评分分布图进行加权叠加,得出泉域岩溶地下水风险性分布图,结果显示:地下水风险性整体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风峪沟岩溶裸露区及其以东的晋源区;汾河河谷渗漏段及古交地区及万柏林地区煤矿采空区。原因有渗透补给量大,污染源集中,煤矿开采存在潜在威胁等。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泉域西南、西北部,常安乡-马峪乡沿线向西南至泉域边界;以及泉域东北部下庄、西铭乡一带。原因有上覆保护层防污能力强,地下水开采量少,煤矿分布少等。其他区域风险性处于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