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时空集中程度的变化与严重旱涝事件密切相关,对于降水集中度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现有的降水集中度的方法用的比较多的是PCD方法,它能够较好地定量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降水集中程度。所以在“信息熵”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降水集中程度的方法Q。Q取值在0-1之间,Q值越大表明降水越集中,反之则越平均。无论降水多与少,Q值接近1时,都容易出现由降水主导的灾害,洪涝或干旱。而Q值若很小,降水很平均,造成灾害的可能性就相对降低很多。新的集中程度Q中将逐日降水量处理成降水贡献率,消除了降水总量的影响,而实际上降水总量对于是否会造成严重灾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考虑把降水集中度Q和降水强度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新的旱涝灾害指数W。W值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W值小容易发生干旱灾害。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旱涝,需要了解旱涝事件的开始、持续时间和强度,并且要求能够对旱涝进行逐日或逐周的监测,但是常用的一些旱涝指数都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旱涝情况的短时监测。而WAP指数则可以用在包括逐日、逐周、逐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是一个真正灵活、方便的监测干旱的方法。标准化WAP (SWAP)可以用于监测严重旱涝事件,也可以很好地监测雨涝的逐日变化,并且提供旱涝发生、结束、持续时间以及强度等很多重要信息。本文选用中国553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PCD、新的集中程度方法Q和旱涝指数W分别讨论了中国夏季和全年降水季节内非均匀特征和变化规律,具体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集中程度和旱涝情况,并利用SWAP方法对我国旱涝情况做了细致的逐日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结合PCD和Q两个方法对降水集中程度的研究发现,新疆西藏等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集中,西北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降水较分散,东部整体降水并不集中,但是华北地区降水相对集中。新疆、西藏地区西部和西北地区中部以及东南沿海降水集中程度都为减小的趋势,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的Q有增大趋势,PCD则相反。(2)夏季全国W的多年平均值为1.06,西部地区W值较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W值较大,比较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西藏、青海部分地区以及长江、黄河流域发生干旱或洪涝灾害较为频繁,而西南地区W的年际变化很小。全国大部分地区W值50年间有增大的变化趋势。W在1990-2000年之间存在显著的2-3年周期变化,在1970-2005年之间有显著的7-8年周期变化。(3)长江中下游的西部降水比较集中,东南部降水比较分散。夏季时长江中下游北部降水比较集中,尤其是安徽江苏等地降水最为集中。无论是夏季还是全年,大部分地区降水逐渐趋于分散。安徽、江苏北部和湖北等地W值相对较大,发生雨涝灾害的可能性更大,长三角地区W值较小。大部分地区W减少的趋势。夏季W值比全年的大,整体而言夏季发生洪涝的可能性更大。(4)SWAP不仅可以用在洪涝和干旱监测方面,用于监测任意时间尺度的干旱,包括逐日、逐周、逐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1994年的夏季,江淮之间起初没有明显的干旱或雨涝,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雨涝,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干旱。7月之后江淮地区逐渐发生干旱,南北方的雨涝程度不断地减弱。进入8月份,“南北涝、江淮旱”的特点开始出现,我国南方以及华北等省市受严重的雨涝影响,而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之间则发生了很严重的干旱。这样的特征一直维持到8月中下旬,之后逐渐消失。1999年早涝灾情最显著的特点——“南涝北旱”在7月份逐渐显现。7月下旬开始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而包括江淮地区和华南在内的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则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影响。随后“南涝北旱”的特征虽然一直都存在并且相对比较明显,但是南北的旱涝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8月末,“南涝北早”的特征最明显,长江以南的雨涝情况非常严重,而长江以北地区的干旱程度也非常强,并且南北之间的分界线也最明显。9月中旬之后,开始逐渐减弱。直到10月上旬左右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