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基二元系纳米粒子热力学、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u-Pt纳米粒子因其优良的催化活性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控制Au-Pt纳米粒子的尺寸、成分和微观结构(固溶体或是相分离)是其获得优良催化活性的关键。Au-Pt二元系统存在固相溶解度间隙,因此正确理解Au-Pt二元纳米粒子的相分离行为是对Au-Pt合金纳米粒子成分与结构控制的理论依据。但是有关尺寸效应对Au-Pt二元相图影响的研究一直存有争议。因此,本文采用扩散偶法利用EPMA、SEM对Au-Pt二元系固态相平衡成分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CALPHAD方法对Au-Pt二元系热力学参数进行再评估。同时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构建Au-Pt合金纳米尺度相图。此外,分别利用葡萄糖还原法、乙二醇液相还原法以及浸渍法制得具有类树枝状结构的Au-Pt纳米催化剂、三层结构的Au-Pd纳米催化剂以及硅藻土负载的Au和Au-Pt纳米催化剂,并借助于HRTEM、STEM、 EDX、XRD、UV-vis以及HPLC等现代测试技术对纳米样品的形貌、成分分布、结构、吸光性以及催化性能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扩散偶法测得的Au-Pt二元系固态相平衡信息基础上,利用CALPHAD方法对Au-Pt二元系热力学参数进行再评估。利用再评估得的热力学参数计算所得到的Au-Pt二元相图与目前所接受的相图对比,溶解度间隙向富Au侧发生偏移,临界点从之前的1260℃,61at.%Pt下降到1200℃,56at.%Pt。外延Au-Pt二元相图至绝对零度,平衡相成分为纯Au和纯Pt,与热力学第三定律相符,这弥补了先前热力学评估的不足。此外,考虑共格应变能的影响计算得的共格失稳分解区相比于化学夫稳分解区变小,并且临界点温度降低至~1040℃。在评估得的热力学参数基础上,充分考虑表面能与合金成分及纳米粒子尺寸之间的关系,构建Au-Pt二元系纳米尺度相图,探讨尺寸效应对Au-Pt二元相图的影响。随着Au-Pt纳米粒子尺寸减小,Au-Pt二元纳米尺度相图的液、固相线均向低温方向偏移,而溶解度间隙细微地向富Au侧偏移。当Au-Pt纳米粒子半径降至5nm时,其液、固相线比Au-Pt二元系统块体相图的液、固相线分别降低~90K和~120K;溶解度间隙向富Au侧偏移~2at.%Pt-~4at.%Pt.另外,当纳米粒子半径降至10nm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的Au-Pt内米尺度相图中固相线向低温方向移动,并与溶解度间隙边界相交于1461K,致使一包晶反应L+Fcc(rich-Pt)→Fcc(rich-Au)在1461K发生。继续减小纳米粒子尺寸,包晶反应温度下降,包晶点向富Au侧偏移。利用葡萄糖液相还原法制备出具有类树枝状结构的Au-Pt纳米催化剂。当Pt盐与Au盐加入量的摩尔比从0:2增加到1:1时,制得的产物由球状纳米粒子逐渐地变成表面呈树枝状结构的纳米粒子。利用催化铁氰化钾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对不同温度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表征,测得5℃合成的AuPt催化剂在15℃、23℃、25℃、35℃、40℃和50℃的催化反应条件下反应数率常数分别为0.00498min-1、0.00567min-1、0.00598min-1,0.00764min-1、0.00877min-1和0.0101min-1,并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得其反应活化能为17±1kJ/mol。3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在7℃、15℃、23℃、30℃、35℃和40℃下催化反应测得反应数率常数依次为0.00432min-1、0.00588min-1、0.00744min-1、0.00981min-1、0.01183min-1和0.01331min-1,并计算得其催化反应活化能为26±1kJ/mol。5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在15℃、30℃、35℃、40℃和50℃下催化反应测得反应数率常数依次为0.00345min-1、0.00458min-1、0.00524min-1、0.00581min-1和0.00822min-1,其催化反应活化能为20±2kJ/mol。虽然3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反应活化能,但在催化反应中却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这表明3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虽然将反应物活化需要克服很大的能垒,但一旦克服能垒,反应即可以以高的反应速率发生。30℃合成的AuPt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的表观指前因子也给出了重要信息:即反应产物易从催化剂表面解吸附下来将活性位空出,使新的反应物分子可以吸附到空白活性位参加反应,使反应不断进行,这可能是3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催化过程中吸附和解吸附过程与AuPt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和表面成分密切相关。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AuPt催化剂表面Au含量提高,AuPt催化剂表面由长而稀的类树枝状结构变得短而密,并最终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在催化剂表面状态与成分共同作用下,使得30℃下合成的AuPt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活性。利用乙二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具有三层结构的Pdcore-Auinterlayei Pdshell纳米粒子。三层结构的Au-Pd纳米粒子经140℃液相保温50h后转变成Au-Pd两层结构,并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更多的Pd原子从Au-Pd纳米粒子心部扩散到表面。对TEM-EDX测得的Au-Pd纳米粒子三维成分信息进行修正,最终获得Au-Pd纳米粒子的各层成分信息。保温2h的Au-Pd纳米粒子的心部、中间层、最外层的平均成分依次为11.4at.%Au,97.3at.%Au和78.8at.%Au;而保温50h的Au-Pd纳米粒子的最外层和心部的平均成分依次为56.0at.%Au和91.2at.%Au。此外,液相140℃保温30h的Au-Pd纳米粒子在催化曲拉通100与亚甲基蓝的反应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纳米粒子表面的Pd原子与Au原子间的协同作用有关。另外,具有双层结构的Au-Pd纳米粒子中各层间的应变可能对其催化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利用浸渍法制备出Au/硅藻土纳米催化剂,在Au/硅藻土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中发现:pH值在8-10研究区间,Au/硅藻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溶液的pH值增大而提高;在303K-323K,Au/硅藻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催化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负载量在0.8%-4.0%,Au/硅藻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确定:在323K,保持反应溶液的pH值~10,负载量为4%时,Au/硅藻土纳米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反应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反应进行210min,葡萄糖的转化率即达到100%。在上述最佳反应条件下,Au-Pt/硅藻土二元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Pt含量增加而降低。
其他文献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具体研究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俚语是源于亚文化群体和被边缘化群体的并逐渐融入主流文化体系的一种语言。对于俚语的理解必须将其置于
文字形体构造的研究是一项十分细致而科学的问题。本文从新的视角,借助汉字与人体构造的节律同构,印证汉字已具有人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在汉字结构形式、汉字结构构成、汉字结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学量表对236名研究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三个方面的研究,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中介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学科因素在父
在联网收费的环境下,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延伸、加密、成网,二义性路径问题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阐述了二义性路径识别的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构
厌女主义,泛指针对妇女的所有消极言行。中世纪欧洲的厌女主义虽然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和犹太教传统,但更多的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和现实发展的影响。古代教父们基于对《圣经
利用电化学手段研究氧化还原蛋白质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能,可以理解和认识它们在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机制和生理作用,对于构建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反应器具有重要的理
围绕"校本课程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融性"中心论题,以定州市近几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为论据,以定州市"一二三四五六"校本课程构图的框架为脉络,
<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而且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支持人类生命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集体土地的征收工作政策性比较强,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若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当前,由于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
基于"素质教育"和美术课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现在的课程改革和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统一课程模式和评价体系。周氏兔子王是一种兔面人身造型的泥塑,2010年10月被列为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