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刺激经济,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普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这些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强对于刺激全球经济起到了明显作用,不过也逐渐造成了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尽管中国总体通货膨胀率较为温和,但中国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迅速,中国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本文试图在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探讨全球流动性过剩发生的根源。此外,本文也试图解释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中国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本文回顾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发生的过程,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货币超发,特别是美国。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发展不平衡,包括货币体系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不平衡。全球实体经济的不平衡与货币体系的不平衡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很难打破这个循环。因此,世界亟需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这启示我们,全球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如完善特别提款权机制。以VAR模型为基础的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表明,国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美元过剩导致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扩张,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能源价格上涨。本文还发现,国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对基本的供求关系并不敏感,这启示我们,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受投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各国应该建立充分的能源和粮食储备,对冲投机对价格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输入型的。国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正是国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还受能源价格的影响。结果还表明,国内经济形势也会影响中国国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而国内货币政策对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微乎其微。这启示我们,使用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时,必须区分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采取盯住核心通货膨胀的方式比盯住标题通货膨胀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