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增速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弱。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如果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是唯一的解决途径,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因为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当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却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首先,本文利用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包含了一般意义上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如农业入口向城市转移,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变,而且更与国家政策的干预密不可分。逆城市化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城市化就有什么样的逆城市化。其次,本文在认真对比分析西方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和原因的基础上,得出“逆城市化”不是对城市化的否定和反向运动,它出现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由于城市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调整导致的城市规模和体系的优化。逆城市化虽然使城市在地域上得到延伸,城乡差别不断缩小,但是它也可能导致中心城区水落,城市空间过度蔓延,土地浪费,种族隔离等问题。我国的逆城市化是在城市化整体水平较低的阶段出现的,只是在经济比较发达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才出现,通过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得出我国“逆城市化”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性导致的,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另一部分是我国的政策导致的,这一部分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最后,本文认为要辩证的看待我国的“逆城市化”,既不能片面否定,又不能夸大其词,应当认清其利弊,慎重对待,把它合理引导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