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脑风暴法在多年的实践中和普通教学方法存在很大不同,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研究和反思。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所以,本研究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头脑风暴法的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的亚历克斯·奥斯本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出版的《应用想象学》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到这个概念。不管头脑风暴法如何变化,遵循四个主要原则:自由设想、延迟评判、追求数量、引申综合。头脑风暴法传入中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数教学中头脑风暴法的研究还局限于传统头脑风暴法,并没有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极大的空白。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思维命题,而不是一种知识命题。头脑风暴法与普通发言、讨论法、辩论法不同,具有创新性。头脑风暴法在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条件下开展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都具有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按思维过程中是否需要批判,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逆向)头脑风暴法。按思维呈现的方式不同,分为概念式头脑风暴法和问题式头脑风暴法。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完美的实现史论结合,实现历史教学的概念化,头脑风暴法会有何精彩的表现?这是本研究试图着重描绘的亮点。在实践中,不同类型的头脑风暴法在的教学中显然有着不一样的效果。头脑风暴法在不同的环节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不同环节中不同头脑风暴法会有何种不同?这些问题等待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的实现对史料的充分解析,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将在研究中进一步深入。二、头脑风暴法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分析。1、符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如:(1)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2、符合历史及高中历史学科特点。(1)有利于历史概念的学习;(2)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头脑风暴法中,对历史学习的认知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是一个认知冲突的形成与解决的过程。在头脑风暴法中,通过不断的旧知链接、重新排列组合、提炼概括、质疑存真,实现学生从对“论从史出”的模仿到“论从史出”成为思维习惯。三、头脑风暴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1、头脑风暴法的一般实施步骤。2、头脑风暴法的实例剖析。(1)导入时、质疑时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片段为例。(2)探究时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以片段《一战的背景》为例。(3)小结感悟时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以《感悟甲午》为例。(4)复习时头脑风暴法的可视成果,以《政治文明》为例。在具体实践中头脑风暴法是不同于其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在把握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的前提下,操作方式灵活多变。四、头脑风暴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反思。1、头脑风暴法运用于历史教学的几种观点。(1)通过概念或者问题的方式真实地呈现脑海中的相关信息,锻炼发散思维的同时,培养历史的概括、归纳等综合逻辑思维。(2)真实思维观点的再现,不仅是对的观点,错误的观点更有价值。(3)思维观点有对错,不应该有褒贬,还给思维平等和尊重。(4)让思考成为一种常态,给学生的思维成长的空间,给学生的人格自我成长的信任。(5)头脑风暴法与问题式探究有相似之处,同时拥有更加出色的特点。2、头脑风暴法实施需要具备的条件:(1)关于教师的准备。(2)关于学生的准备。(3)不适合头脑风暴法的情况。下列情况不适合头脑风暴法的应用:①概念不明确或者问题不明确的时候,不适合头脑风暴法。②课堂内容不成线索、不成体系的时候,不适合头脑风暴法。③课堂伊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紧张,一直存在评价与被评价的氛围的时候,是不适合开展头脑风暴法的。④不是教学的重难点,不符合课标的三维目标,其实也没有开展的必要。总之,上述条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都是一些基本要求,是上好一堂历史课本来就需要具备的。所以,头脑风暴法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普通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开展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