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排斥与增权——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乙肝青少群体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乙型肝炎所引起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随之衍生出的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的关注。事实上,这个传染学上的乙肝问题正在由疾病向社会性事件、社会问题演化,已脱离了疾病问题的本身,需要从社会学的视野中给予关注和解释,需要从社会工作的视野中给予帮助和干预,但相关研究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本研究采用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综合视角,对正处于青春过渡期的乙肝青少群体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和探讨。研究以乙肝青少群体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界定和评估为切入口,通过困境、排斥和增权三个维度分步展开:第一步,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测评和分析乙肝青少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此描述群体正面临的困境;第二步,通过描述和分析导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社会不利情境来验证社会排斥理论的价值,并分析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社会性成因;第三步遵循社会工作中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以此反思过往的社会工作,力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善群体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增强这一群体的自我效能与社会改革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研究的方法上,笔者也尝试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将个案访谈、内容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网络的虚拟社区中,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灵活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迎合乙肝群体隐匿性的特征需要,保障研究结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一方面又在探索一种在时间、精力和金钱诸方面代价较小而效果显著的研究方法。 研究中笔者发现,乙肝青少群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心理健康的动态平衡已被破坏,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情绪障碍、认知偏差、生理功能障碍以及行为改变四个方面。定量测查表明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低于全国正常成人。群体心理健康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相关的外界因素缘于主流群体对乙肝的认知偏差,以及建构在主流群体观念层面上的排斥所衍生出的就业排斥、教育排斥、医疗排斥等社会排斥现象。这些社会排斥现象的累积与连锁反应增加了乙肝青少群体社会性应激源的强度,同时又使得群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认知系统的中介缓冲作用失效,导致群体成员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改变等各类临床症状。 最后,研究从努力改善群体成员与社会不利境遇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借助社会工作这一外部力量来辅导和协助乙肝青少群体的增权过程,消除社会对乙肝青少群体的各种排斥,选择从个体、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层次出发的外力推动增权模式,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以及社会政策等具体增权介入策略和技术,努力去影响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打破群体现有的无权状态和无权感,真正改善群体正陷入的尴尬处境。社会学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单位社会的逐渐走向终结,社区逐渐成为居民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单位社会下,居委会只是单位在公共服务上的一种补充,只是单纯的传导国家的各项服务政策,随着单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房屋住宅在成为多数普通城市居民最大的私产。但同时,它也成为社会矛盾和冲突最集中的领域之一。根据我国《宪法》,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土地使用期
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大势所趋.本文从电力工程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其次提
“超级稻”选育成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光合潜力分析,成都这样的全国低日照地区开展“超级稻”选育也是能够成功的。笔者深入分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矮秆多穗育种和半
本文是关于山东省章丘市文祖镇的个案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然后结合文献研究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救助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对当前农村五
本文采用赋权、开放式和后置的研究策略,从微观视角解读郑州市住家型农村外来女性家政服务员流动的缘起与归宿。  本文建议,为更好促进她们的“和谐流动”,在宏观层面上,国家、
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关系的研究一般从宏观或是微观角度入手。宏观研究的理论范式有国家政权建设、新政治经济学、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框架以及村民自治等,微观研究主要从两委
为了更好地鉴定新引进夏玉米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我市夏播的玉米新品种,2000年我们在新乡县李台原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外出务工,受到体制结构的制约,大量的农民子女被迫留在农村,因此,出现了一类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