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装饰手段,属于一种特殊的修辞格。然而,随着认识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以后,隐喻,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指出的,充斥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及其过程。如今,隐喻已更多地被看成是通过跨域映射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利的认知工具。鉴于此,笔者试图应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对中国道教的代表作之一——《庄子》进行剖析。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先前的学者对《庄子》已经做过了大量的细致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据笔者的考证和了解,先前学者的工作几乎都是以历史考辨、哲学辨析、文学解读或者文化学阐释为特征的。鲜有隐喻方面的研究,从认知隐喻角度的研究就更少了。由此,对《庄子》进行认知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笔者认为《庄子》一书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体系。经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提炼了《庄子》中的七个隐喻:水喻道、鲲鹏喻自由、梦喻人生、马性喻人性、蝴蝶喻物化、畸人喻德和大树喻无用而用。同时作者对这些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做了相关阐释。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庄子采用了隐喻,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他的思想,他的哲学,这才巧妙活泼、引人入胜。枯燥的哲学说理也散发出了淡淡的文学清香,让人手不释卷,心悦诚服。而这些隐喻和言说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道德思想和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的经典文学——《庄子》,并从中国传统文化语料的角度说明了认知隐喻观的共性。的确,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