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个不同地理鲇(Silurus Asotus)群体(黄河郑州段ZZ、松花江哈尔滨段HEB和大洋河东港段DG)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研究了三群体的形态差异、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并比较了三个鲇群体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差异,旨在为鲇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三个鲇群体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本实验以三个鲇群体形态学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四种多元统计方法比较了三群体的形态学差异。三鲇群体间可数性状卡方检验表明其可数性状已出现分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数据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状间的差异系数均小于1.28,三群体差异属于不同地理间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G群体和HEB群体形态相似程度高,两群体和ZZ群体相似程度较低。判别结果表明判别方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初步判别三群体的归属。影响第一主成分的11个性状主要集中在头部和鱼体的部分框架数据。四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三群体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的差异,多元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三群体。2.三个鲇群体背部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本实验通过国家标准方法对三个鲇群体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DG群体与ZZ和HEB两群体在一般成分上有较明显差异。对三群体的一般营养成分进行了体重和体长的协方差检验表明,体重和体长对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ZZ、DG和HEB三群体脂肪酸间比例接近理想模式。三群体的氨基酸均符合FAO/WTO的理想模式。三群体中HEB群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分最高。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通过主成分分析三群体差异,表明三群体背部肌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C20:5n-3、C22:5n-3、甘氨酸、丙氨酸、TDAA/TAA、∑n-3/∑n-6、C22:6n-3、粗脂肪和∑EPA+DHA。三群体均有较高的营养品质,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3.基于线粒体D-LOOP标记比较三个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选取线粒体D-loop区作为标记对三个自然河段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三个鲇群体碱基G+C含量显著(P<0.05)低于A+T含量。三群体单倍型数、多态位点数和核苷酸多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DG、HEB和ZZ。三群体共有21种单倍型,单倍型邻接树和中介网络图均得到单倍型3、8和19构成一支,其它单倍型构成一支的结果。三群体中HEB群体和DG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DG群体和ZZ群体亲缘关系近。三群体ZZ群体和HEB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ZZ群体和DG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最低,群体间平均基因流(Nm)为1.532。三群体各群体的Fu’Fs中性检验和Tajima’s D检验都为负值,但差异不显著(P>0.05)。碱基错配分布的实测值曲线没有一个明显地峰值。三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不存在显著(P>0.05)的遗传分化,三群体群体稳定,过去没经受种群扩张。4.基于AFLP标记比较三个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通过AFLP标记对三个自然河段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NA模板的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4对引物中共筛出7对引物,扩出3700条AFLP条带。HEB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Shannon遗传指数结果最高,ZZ群体结果最低。三群体变异的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三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三个鲇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分子变异都存在显著性(p<0.001)。三群体中ZZ群体和DG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小为0.118,ZZ群体和DG群体间的基因流最大为1.869。Structure分析、PcoA分析和UPGMA进化树三种方法均得到三个鲇群体明显地分为两大类群的结果,DG群体和ZZ群体为一类群,HEB群体为另一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