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幅员、民族、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多种人文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学的区域性很早就得到了论证.随着历史发展,文学的这一性格更多是通过地域文化发挥作用,对于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个体而言,区域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蔽、有时显著但总体上异常深刻的影响,而个体也通过不同的反应,表现出其对于地域文化殊异的态度.解读艾芜的《南行记》,我们便能深刻了解一个四川作家对巴蜀文化所持的一种态度——在秉承中消解、悖离,在浸润中摆脱、逃离.该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论述艾芜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即巴蜀文化的内涵及其蕴藉.文内提出了巴蜀文化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意象——保护屏障与封闭隔绝,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对艾芜意识和文学观念的浸润和渗透作用.第二章较完整地阐释艾芜选择"南行"人生的现实基因,其中包括他幼年时的记忆和经历,精神上的"南行"征兆;他对于移民祖先禀赋中不甘听天由命、勇于进取之性格因子的吸纳和扬弃,并充分调动了"南行"族群渊源的力量;以及现实最终如何推动他实践了南行之路.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的《南行记》的文化解读,揭示了艾芜对于故乡和异域两种文化形态的观照和对比,并如何借之摆脱了巴蜀文化凝带沉闷的阴影,捕捉感受到了远较巴蜀人生更有活力、更富于生命本色的生存方式和奇异魅力.第二部分则调整角度,就巴蜀的自然风物、生存景观、强调年轻与反叛精神的文化源流,以及富于表现力的川语方言等诸多地产文化因素对艾芜产生影响展开论述,证实了艾芜与巴蜀文化间存在不可断绝的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