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芜《南行记》与巴蜀文化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幅员、民族、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多种人文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学的区域性很早就得到了论证.随着历史发展,文学的这一性格更多是通过地域文化发挥作用,对于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个体而言,区域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蔽、有时显著但总体上异常深刻的影响,而个体也通过不同的反应,表现出其对于地域文化殊异的态度.解读艾芜的《南行记》,我们便能深刻了解一个四川作家对巴蜀文化所持的一种态度——在秉承中消解、悖离,在浸润中摆脱、逃离.该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论述艾芜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即巴蜀文化的内涵及其蕴藉.文内提出了巴蜀文化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意象——保护屏障与封闭隔绝,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对艾芜意识和文学观念的浸润和渗透作用.第二章较完整地阐释艾芜选择"南行"人生的现实基因,其中包括他幼年时的记忆和经历,精神上的"南行"征兆;他对于移民祖先禀赋中不甘听天由命、勇于进取之性格因子的吸纳和扬弃,并充分调动了"南行"族群渊源的力量;以及现实最终如何推动他实践了南行之路.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的《南行记》的文化解读,揭示了艾芜对于故乡和异域两种文化形态的观照和对比,并如何借之摆脱了巴蜀文化凝带沉闷的阴影,捕捉感受到了远较巴蜀人生更有活力、更富于生命本色的生存方式和奇异魅力.第二部分则调整角度,就巴蜀的自然风物、生存景观、强调年轻与反叛精神的文化源流,以及富于表现力的川语方言等诸多地产文化因素对艾芜产生影响展开论述,证实了艾芜与巴蜀文化间存在不可断绝的秉承.
其他文献
该篇论文着重讨论的是"京派"中的一群年轻人,我把他们称作"京派青年作家".他们的散文创作使得现代散文在三十年代取得了艺术性的进展与突破.而"寂寞感"正是这些"京派青年作家
该论文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五四"文学革命及其相关的文学事件进行了研究."五四"文学革命是思想、政治大于文学的社会文化变革,"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功,很大层面上是依赖文学之
本文认为,扎米亚京的代表作《我们》之所以在8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以其激进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是因为《我们》中洋溢着激情与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人生观,是一部
汪曾祺的小说有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在敞开这种艺术魅力上,还远谈不上细致深入.该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作家的文化修养,个人经历,性格气质,重点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哲理小说家乔治·艾略特因受费尔巴哈等思想进步人士的影响,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与宗教决裂,并拒绝上教堂。她与形而上学的看待宗教的方式决裂,认为形式主义的
后期的演义小说对女性形象被限定在一定的类型内、负载某种单一的道德的情形有了一定的突破,出现了完整的个性化女性形象,出现了对女性命运、性格、感情的关注.历史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