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之一。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并且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思想,借鉴并且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共分三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语言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领域界定了公平的概念,从经济、政治、社会角度概括了社会公平的含义,介绍了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及其形成的国内、国际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形成的实践条件包括:苏东国家社会分配不公的教训,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文革”结束后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定团结,平均主义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公平。第二章从目标、动力、途径、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平的目标是实现普遍富裕的小康社会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公平的途径包括:反对平均主义,重视人才培养,反对特权主义,重视劳动保障和福利事业;社会公平的保障包含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社会公平的氛围。第三章剖析了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特征,深入挖掘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思想,借鉴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有助于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思想,借鉴并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是结合当时的国内国外背景形成的。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独特性使其拓展了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