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后期植被与土壤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治理中,生态植被恢复是重要的一环,而填埋场的表层土壤质量也是填埋用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填埋场的实际治理过程中,常常因治理方式不合理导致生态恢复缓慢,同时,表层土壤质量也常常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与考量。探索完善填埋场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深入全面地了解土壤质量对改良填埋场生态恢复技术、合理利用填埋用地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稳定化后期的黑石头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植物群落3年的跟踪调查,分析了填埋场内外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性质、生长型与生活型、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上的规律与差异。调查与分析发现,填埋场内三年间群落多度依次为23,24,21,填埋场外围为28,25,30,已比较接近,但波动明显,其中乔木层相对稳定,但场内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都发生了优势种的更替;从生长型看,场内外均以草本植物为主,达40%以上,场内树、灌、藤比例接近,场外树木次多,灌木再次,藤本最少;从生活型看,场内群落一年生植物比例高,高位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比例低,地面芽植物比例与场外接近。从α多样性看,并无明显可循规律,从p多样性看,场内外群落相似性并未逐年提高,波动主要来自草本层和场内。总的来说,黑石头填埋场植物群落特征波动地向其周边的植物群落接近,但在组成与结构上还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黑石头填埋场场区表层覆土Cd、Hg、As、Cu、Pb、Cr、Zn、Ni等重金属含量和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宜林宜草性。结果表明,各样点表土重金属含量全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Cd、Hg、As、Cu、Pb、Ni全部符合一级标准,内梅罗污染指数最大值只有0.51,表明其属于清洁(安全)等级;重金属含量大多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但Hg含量全部低于背景值,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大为109.1,表明其仅存在轻微生态危害;容重与非毛管孔隙度表现良好,但毛管孔隙度与孔隙比偏低;有机质与速效的N、P、K基本能满足园林绿化的需求,养分综合评价表明养分属中等偏上水平。总的来说,黑石头填埋场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不高,理化性质基本能满足绿化需要。
其他文献
列车安全运行信息监视系统是以Visual C++为开发平台,选用MapX控件,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发送的高精度的、连续的、实时的信息,对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