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是人们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利益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人类的全部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求相关。经济利益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满足人们经济需要的生产成果。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愈发体现出来。经济利益协调,指社会生活中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经济利益矛盾的协调和化解,它是维持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对经济利益协调问题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和谐社会与经济利益协调两者间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和谐社会的理念为经济利益协调提供理论支撑,经济利益协调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实现经济利益协调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本文深入探析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经济利益协调问题的产生根源。正是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为根本原因,加上和谐社会构建中诸如分配机制的不健全、政策的不完善等体制原因,以及现阶段利益主体利益观念变化等思想原因,使得当前经济利益协调问题突出表现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宏观、微观经济利益矛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利益协调这个关键所在。针对宏观、微观经济利益矛盾及其产生根源,提出了经济利益协调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坚持共同富裕原则、注重分配公正原则、平衡效率公平原则以及贯彻统筹兼顾原则。在遵循上述四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经济利益协调的实现方式,即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律等各种手段,来协调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协调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宏观、微观经济利益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