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苦荞是一种优质的药食同源作物,富含生物活性类物质、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但苦荞中缺少面筋蛋白,且天然抗性淀粉含量低,限制其在低GI值烘焙制品中的应用与发展。本课题利用普鲁兰酶和多次湿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苦荞中抗性淀粉含量,并以此改性苦荞粉为原料,配比改良品质的谷朊粉,成功研制了高抗性淀粉苦荞面包,同时对其进行了全面评价。本研究的成功对改性苦荞粉在烘焙制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荞是一种优质的药食同源作物,富含生物活性类物质、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但苦荞中缺少面筋蛋白,且天然抗性淀粉含量低,限制其在低GI值烘焙制品中的应用与发展。本课题利用普鲁兰酶和多次湿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苦荞中抗性淀粉含量,并以此改性苦荞粉为原料,配比改良品质的谷朊粉,成功研制了高抗性淀粉苦荞面包,同时对其进行了全面评价。本研究的成功对改性苦荞粉在烘焙制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200份苦荞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直链淀粉材料,对其进行普鲁兰酶(PUL)脱支和反复湿热处理(HMT),探究普鲁兰酶用量和湿热处理次数对苦荞全粉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UL、HMT、PUL-HMT处理均能增加苦荞抗性淀粉含量,其中普鲁兰酶用量为10 U/g,湿热处理两次效果最佳,抗性淀粉从4.74%显著增加到13.38%(p<0.05)。与未改性的苦荞粉相比,PUL-10-HMT-2样品表面由光滑变凹凸状,生成明显筋状结构;X-射线衍射发现淀粉晶型结构从A型转变为A+V型,相对结晶度从26.98%显著下降至10.96%(p<0.05);红外光谱表明,淀粉内部短程有序结构变化不显著(p>0.05);热特性参数说明,苦荞粉改性后生成更具刚性的双螺旋结构,但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探究改性苦荞粉添加量对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改性苦荞粉添加量由20%增加到40%,面团的质构特性显著降低(p<0.05),谷朊粉的添加能明显改善面团质构特性(p<0.05)。根据感官评价和质构参数,以35%改性苦荞粉与24%谷朊粉配比为基础,探究白砂糖、盐、黄油、酵母添加量(占全粉比例)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得到最佳高抗性淀粉苦荞面包配方:高筋小麦粉41%、改性苦荞粉35%、谷朊粉24%、白砂糖17%、盐1.2%、酵母0.5%、黄油9%,最终感官评分为88.2分。对小麦面包(B0)、未添加谷朊粉的改性苦荞面包(RB)、未添加谷朊粉的普通苦荞面包(BB)、添加谷朊粉的改性苦荞面包(RWB)、添加谷朊粉的普通苦荞面包(BWB)进行感官评价、质构评价和营养评价,探究苦荞粉改性处理和谷朊粉的添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苦荞粉更能降低面包的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谷朊粉的添加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中,RWB的感官评分接近B0并显著高于其他面包(p<0.05);苦荞粉改性处理会显著增加面包中抗性淀粉含量(p<0.05),RB比BB、RWB比BWB抗性淀粉增加量分别为120.31%和132.89%;添加改性前后苦荞粉的面包中都检测出多种酚类化合物,此外,改性处理和谷朊粉对酚类化合物含量具有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苦荞粉、青稞粉、藜麦粉和黄精粉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替代蔗糖作为蛋糕甜味剂,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黄精杂粮蛋糕最佳配方。对黄精杂粮蛋糕与传统蛋糕的品质特性进行对比,利用电子感官技术、SPME-GC-MS分析蛋糕的色泽、滋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蛋糕在储藏期间的水分分布状况及老化特性。主要研究如下:1、对比分析木糖醇、赤藓糖醇及山梨糖醇代替蔗糖制作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具有干燥、红斑、容易复发等特征,其患者常需忍受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手段以西医为主,主要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使用免疫调节剂等方式进行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手段只可暂行缓解特应性皮炎,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并且长期的治疗还会伴随诸多不良反应,而这些治疗手段价格
辣椒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是赋予其鲜红色泽和辛辣风味的脂溶性成分,油脂可以将其提取出来并“包裹”,减少二者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降解。因此,将辣椒制备成辣椒红油是一种有效保护辣椒呈色呈味物质的方式。另外,在不同的制备条件下,这两种物质还可与食用油产生辣椒红油独特的色泽与风味。但二者一经提取出来就容易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发生氧化降解,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延缓辣椒红油中有效成分降解的抗氧化剂。本课题
淀粉、蛋白质等基质来源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苦荞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类药食同源小杂粮作物,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淀粉是苦荞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具有颗粒小,致敏性低,峰值粘度高、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强等特性,同时也具有疏水性差,乳化稳定性不佳等局限性。苦荞淀粉的同源物质芦丁具有抗氧化抗炎降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但低溶解度限制了相关产品
茶叶中独特风味物质茶氨酸作为茶树中极具代表性的非蛋白氨基酸,是茶叶的鲜味成分之一。同时L-茶氨酸具有出众的保健功能,已被食品、医药保健、日化等领域频繁应用。近年来,对L-茶氨酸的研究热度不减。本研究采用全细胞催化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茶氨酸。过表达来源于Methyloversatilis universalis的γ-谷氨酰胺甲胺合成酶、Escherichia coli.str.K-12 subst
目前,野山参的销售产品多以生晒野山参为主,限制了野山参功效的发挥。红参的功效已被众多销售者认同,开展野山参红参的加工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开展野山参红参的制备,并在传统的红参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冷冻步骤,将制备的野山参红参与生晒野山参的感官、内在和营养品质进行对比,并完成了野山参红参和生晒野山参之间药理作用的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野山参红参和生晒野山参感官差异评价通过对野山参红参和生晒野山参
苦荞是一种著名的特色杂粮作物,营养经济价值高,富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特别是籽粒萌发后获得的芽苗菜营养更为丰富,但苦荞芽苗菜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较少,以苗芽为原料的酵素产品研究和利用尚属空白。为此,本文以苦荞芽苗为原料,创新采用果蔬复配,开发了一款苦荞芽果味酵素产品,明确了苦荞芽果味酵素的发酵工艺,系统评价了苦荞芽果味酵素制品的营养品质和保藏期,主要结果如下
佛手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疏肝理气、和胃镇痛等功效。但受到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目前对佛手的研究与开发出现停滞,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本研究选择以四川道地药材佛手为主要原料,通过原料筛选、去苦、调配等工艺流程,开发一款佛手饼干,并对其理化指标、滋味、香气成分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收集的10个佛手资源为供试材料,调查外观性状,测定水分、精油、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高效
核桃种植在我国分布广泛,核桃仁因其高营养价值和保健食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核桃的其他组成部位如核桃壳、分心木等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作为废弃物,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已有研究显示这些副产物含有抗氧抑菌等功能性成分。中式香肠在我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其高脂肪特性导致产品极易氧化变质,在工业化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合成抗氧化剂和化学防腐剂来抑菌防腐和抑制酸败,尽管这些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卫生标
课堂师生互动是课堂中重要的人际互动,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可见,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互动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师生互动挑战不尽相同,而新手教师和成熟教师是亟需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能力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