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鱼类为适应复杂的水体环境进化出一套独特的黏膜免疫系统,其不仅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非特异性抵御病原的入侵,还可以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防御的功能。合适的病原感染模型是研究鱼类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工具,刺激隐核虫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海水鱼类寄生虫,主要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皮肤、鳍条和鳃等体表黏膜组织,并可引起鱼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因其独特的寄生特点,刺激隐核虫可作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应答的良好病原模型。因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62);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2018060101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为适应复杂的水体环境进化出一套独特的黏膜免疫系统,其不仅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非特异性抵御病原的入侵,还可以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防御的功能。合适的病原感染模型是研究鱼类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工具,刺激隐核虫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海水鱼类寄生虫,主要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皮肤、鳍条和鳃等体表黏膜组织,并可引起鱼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因其独特的寄生特点,刺激隐核虫可作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应答的良好病原模型。因此,开展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黏膜免疫应答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机制,也可为开发针对该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制备了鼠抗石斑鱼IgM多克隆抗体,其可特异性识别石斑鱼血清和黏液中的IgM,同时也可以标记细胞;以此抗体分选的细胞具有淋巴细胞的形态,且表达鱼类IgM阳性B细胞特征性分子标记(IgM、Ig D和MHC II)。石斑鱼血清中的IgM主要为四聚体,同时也存在少量二聚体,而黏液中的IgM主要为四聚体。糖基化分析显示石斑鱼IgM重链可发生糖基化。石斑鱼IgM在各组织中表达丰富,其中头肾、脾脏、幽门盲囊及肠道等组织的抗体分泌能力较强,免疫组化也在这些组织中检测到了IgM阳性细胞。此外,还发现头肾白细胞中12.78±0.33%IgM阳性细胞具有吞噬大颗粒的活性。为研究石斑鱼IgM在抗刺激隐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我们首先构建了刺激隐核虫体表感染石斑鱼免疫模型:经三次免疫后,石斑鱼可抵抗约90%的刺激隐核虫再次感染。经刺激隐核虫免疫后,石斑鱼血清及黏液中的特异性及总IgM水平均显著上升,组织块体外培养试验显示这些IgM可由头肾和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进行分泌,且鳃中的IgM抗体分泌细胞在首次感染组及免疫组均显著上升;另外,被动免疫试验证实石斑鱼抗刺激隐核虫特异性IgM可由血液转运至皮肤黏液,暗示系统免疫组织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也可转运至黏膜免疫组织参加应答;通过体外和体内的试验均证实IgM可与刺激隐核虫发生特异性结合;对免疫组石斑鱼的IgM进行RNA干扰后,可观察到刺激隐核虫的感染率显著上升,说明IgM参与刺激隐核虫的抗虫免疫。此外,使用重组刺激隐核虫GDCI3蛋白对石斑鱼进行注射免疫,在其血清和黏液中均发现有特异性IgM的产生,说明通过注射的方式同样可以引起石斑鱼黏膜抗虫免疫应答。为研究鱼类如何通过IgM启动宿主抗虫免疫应答,我们初步开展了石斑鱼BCR信号通路的研究。用鼠抗石斑鱼IgM的抗体刺激后,石斑鱼HKL的钙通量上升,提示石斑鱼具有完整的BCR信号通路;克隆了BCR信号通路6个关键基因,并分析了各基因的组织分布、亚细胞定位、NF-κB的激活等基本信息,发现刺激隐核虫感染可引起BCR信号通路的转录表达差异,推测BCR信号通路在感染后发生激活。制备了BCR信号通路其中一个关键基因——BTK的多克隆抗体,发现钒酸钠/过氧化氢处理可诱导HKL细胞中BTK蛋白发生磷酸化,而Ibrutinib处理则可抑制BTK磷酸化。此外,刺激隐核虫感染可引起鳃和皮肤中的BTK发生磷酸化,说明BTK在刺激隐核虫感染过程中被激活。
其他文献
鸡粪是畜禽养殖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养分含量高,通过好氧堆肥方式可将其资源化为有机肥。该方式具有水分蒸发快、成本低和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既能减少污染又能替代部分化肥。然而,好氧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大量臭气,如氨气、硫化氢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臭气已成为鸡粪等畜禽粪便处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已有的工程除臭方案需在堆体外建设相应除臭装置,存在增加建设费用、运
黄牛和水牛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重要天然宿主,也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呈现不同的适宜性,进而导致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生长发育、存活以及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呈现较大差异。为了探究miRNAs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的Hiseq Xten测序)对来自黄牛(适宜性宿主)和水牛(
1复习目标(1)通过图形平移"变"与"不变"的主题式学习掌握平移变换的本质;(2)能根据"变"与"不变"的性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在学习、领悟、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2教学过程2.1搭建平台,巧引主题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够引导其深度思考的平台,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愿,进而进行探究学习,引发思考。深度思考的平台应从大概念着手筛选,寻找上位概念、数学主题、思想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997—2018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490篇休闲体育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休闲体育的文献整体呈倒"U"型波动演化轨迹;期刊刊载发文主要为体育类专业期刊;该领域未形成稳定庞大的核心作者群体;广州体育学院与上海体育学院是该领域科研产出的中坚力量。研究热点包括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群众休闲体育研究、特定群体休闲体育研究、休闲体育消费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研究与休闲体育旅游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生境关联,分析森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的空间异质性,揭示植物群落对环境梯度的响应,对于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植物群落的地理梯度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可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乳源、东源和东莞分别设置2个1 hm2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以一级样方(20 m×20 m)为单位调查胸径≥3 cm的冠层植物,
紫荆属(Cercis L.)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为北半球洲际间断分布类群,东亚为该类群的主要分布区和可能的地理起源分化中心,因此是研究北半球洲际间断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与探讨东亚类群在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多方面渠道获取与筛选紫荆属分布点数据,实地采集东亚、中亚、南欧和北美的类群,以第二代测序技术简化基因组GBS方法为主,结合叶绿
野牡丹科现分为2亚科14族,约有180属5800种,为被子植物的十大科之一,主要分布于各大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蜂斗草族植物Sonerileae隶属于野牡丹亚科Melastomatoideae,约有40属600余种,中国约有15属80余种。前人对该族的系统发育做了少许研究,但族的界定及其族中属间的关系仍不清楚且存在不少分类学问题和争议。本研究共选取野牡丹科14族71属344种,其中蜂斗草族23属2
火炬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造林和工业用材树种之一,每年为全世界提供16%左右的木材用量。除此之外,火炬松树体中还含有丰富的松脂,其主要成分萜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工业化学品等领域。这一特性为其林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为了进一步了解松脂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分子机制,从而为高产脂火炬松品系的定向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火炬松202号无性系及其部分半同胞的子代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
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又名团花,是茜草科(Rubiaceae)团花属(Neolamarckia)多年生落叶乔木,因其树型通直优美、材质优良、活性代谢产物丰富,适用于园林绿化、工业用材和医药原料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过去对黄梁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栽培、药效成分鉴定和药理学分析,而在分子设计育种和多抗新品种培育方向的研究几乎空白。转基因是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的重要技术手段
传粉生物学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对理解植物与生物或非生物传粉媒介、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协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兰科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拥有极其多样的遗传和形态变异,自达尔文时代起,兰科中就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传粉系统和各式各样的传粉机制,这些生物学信息为探讨和理解兰花的起源与进化、繁殖生态和种群扩张等提供有效线索和证据。小沼兰(Oberioides microtata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