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B型(从椎基静脉孔)骨水泥漏是椎体成形术最常见的骨水泥漏形式,但是它的发生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议。骨小梁微结构差异及压缩骨折后的骨小梁损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仍不明确。此项研究试图从骨小梁微结构差异的角度比较准确的评估压缩骨折后不同区域骨小梁的损伤情况并从骨小梁损伤的角度去探究为何在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易于从椎基静脉孔漏出。材料与方法:12具新鲜冰冻人脊柱标本(T12-L5)从L2-L3椎间盘分开,分成24个运动节段(12个T12-L3和12个L3-L5)。通过力学实验模拟压缩骨折模型。力学实验前后均用Micro-CT扫描每个运动节段的中间椎体(L1和L4),将椎体分为上部、中部(包含椎基静脉孔)、下部分析获取各个区域微结构相关参数。并且,运用Micro-CT进行椎体三维重建,通过比较造模前后椎体内部孔隙直径大小的变化,来评估骨小梁损伤。最后,模拟骨折椎体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椎体成形术以及应用影像学检查来评估骨水泥漏。结果:椎体中,中部(包含椎基静脉孔)骨小梁BV/TV, Tb.N, Conn.D, SMI釉BMD较上部及下部低(P<0.01)。同时,中部Tb.Sp较上部及下部为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之于上部及下部,在椎体中部,伴随着Tb.Sp的增高,BV/TV, Tb.N, Conn.D,和BMD较之上部及下部有20-39%的减少,但是椎体内部不同区域Tb.Th未发现差异。运用Micro-CT进行椎体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压缩骨折后,相较于上部与下部,中部骨小梁间较大直径数目增多更加明显(P<0.01)。同时,如同我们之前的研究B型骨水泥漏是所有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结论:椎基静脉孔的存在导致相较于上部及下部,椎体中部骨小梁明显稀疏,进而致使力学上相对薄弱。因此,压缩骨折后,中部的骨小梁损伤最严重,从而原有结构破坏以及更多大直径孔隙形成,导致骨水泥从椎基静脉孔漏出,因此B型骨水泥漏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以上结果从骨小梁微结构及压缩骨折后骨小梁损伤的角度说明了B型骨水泥漏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