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ng Jun-yi(TANG CHUN-I)(1909.1.17~1978.2.2)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四川宜宾人。1932年于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央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哲学系主任;后期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对西方和东方哲学进行了综合和发展,除了以七卷《中国哲学原论》(1966~1975)对中国整个哲学传统予以系统的再解释之外,在两卷本《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7)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将宇宙万事万物看作都是求超越的过程,生命存在不仅是为存在而存在,乃是为超越自己而存在;心灵的活动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从现实的生活逐渐向上求更高的价值,最后止于天德与人德一致的最高价值世界。他的世界观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他的这部著作发表后,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可和柏拉图、康德的著作媲美,并誉为中国自朱熹、王阳明以来的杰出哲学家。此外,还著有《道德自我之建立》(1944)、《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1953)、《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1958)、《人文精神之重建》(1955)等,共约二十余卷。①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廿六日,农历戊申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柏树溪周坝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唐家先祖为广东五华客家人士,自十五世祖因岁荒由粤入川。父亲唐迪风,为清代末科秀才。曾师从南京内学院欧阳竞无,并与梁漱溟、熊十力过从。性情刚直不阿。在蜀中办报从教10余年,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校。又与蒙文通等创办敬业学院,被推为院长。45岁时因染时疫殁于宜宾老家。有著作多种毁于内乱,唯《孟子大义》一书传世。母亲陈大任,宜宾人士。曾就读于成都淑行女校。曾任教于师范等学校数年,之后尽瘁于养育儿女。识大体,富文采,被欧阳大师喻为当代“孟母”。1964年病逝苏州旅寓,享年77。有《思复堂遗诗》传世。 唐君毅一生,以书生论,则惟读书、教书和著书三事。以儒者道行论,则迭次为闻道、问道、适道、传道、论道、弘道、践道、执道和归道。 故乡宜宾淳厚的僰道遗风和金沙江边的灵秀山水,给予他的人格和性情最初的陶养。10岁以前,唐君毅都没有走进学校,他的蒙学是在父亲的庭训和母亲的诗教中完成的。所以尝自言自己读书跟家庭关系极大,又说从小受父训而一心向学,终生未变。甚至秉性也得乃父真传:嗜书如命,喜言,笃行,至孝,忠诚,任狷狂而非乡愿,为朋友义愤而辞职,短暂参加政治组织,由疑儒而宗孔,好诗文,文人气,行“三不朽”以及对乃师的好恶取向等等。 10岁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12岁入重庆联合中学。15岁立志向学,有希圣希贤之志。16入中俄大学,17岁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转学南京中央大学,1932年毕业于该校。自小学到大学,唐君毅的“读书生涯”一直得名师点拨,加之聪颖好学,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底子。其问学老师略有:祝屺怀、萧仲仑、蒙文通、吴芳吉、彭云生、刘威炘、杨叔明、欧阳竞无、梁漱溟、熊十力、汤锡予、宗白华、方东美、李证刚等。 从1932年起在成都教中学到1974年从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唐君毅的“教书生涯”长达42年。以1949年为界,此前的大陆时期,除兼职于多所中学外,还任教于中央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和华侨大学。35岁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后又任江南大学教务长。期间短暂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特约编辑,还曾与友人创办《重光月刊》和《理想与文化》杂志。 1949年在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创办新亚书院,为首任教务长、哲学系创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为首任文学院院长,又任新亚研究所所长。于教学及行政庶务之外,努力发扬中国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亚积极倡导传统文化教育,维护中华文化在新亚教育的核心地位。期间举办文化讲座,襄赞《民主评论》《人生》杂志,组织成立“人文学会”、“东方人学会”,一时间,新亚书院成为香港殖民地上乃至整个东南亚中华文化慧命传薪的中心,也成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聚集地。 唐君毅居香港期间,曾14次出访海外,12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路致力于宣传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而出访的最大遗产,就是1958年1月,由唐君毅起草,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共商并签署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的发表。洋洋四万余言,一则为中华文化辩诬,一则为世界文明号脉。“宣言”的发表,标志海外新儒家及新儒学派别的形成。 自1924年15岁的唐君毅在《重庆联中校刊》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荀子的性论》起。即开始了他的“著述生涯”。唐氏“天资骏利,思辩风发;既日辟新境,复慨然有希圣之志”。其学“体大思精,长于辨析,善于综摄”。又素重为学之义和治学之道。其义在:“中华文化之重光。”“生活的充实,人格的完成。”“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人,亦当是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人。”其道在:知行合一和“成就‘儒学’的实践。”唐氏主要著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分为四类,即:第一类:在大陆时已出版或已经成书,泛论人生文化、道德理性之关系之著。如《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心物与人生》及《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二类:是到香港以后表示个人对哲学信念之理解及对中西哲学之评论之著。如《哲学概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三类:评论中西文化,重建人文精神、人文学术,以疏通当前时代之社会政治问题之一本性论文。共编为《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三本书。第四类:专论中国哲学史中之哲学问题,如心、理、性命、天道、人道之著。包括《中国哲学原论》中之《导论篇》、《原性篇》、《原道篇》、《原教篇》。 唐氏学问,其渊源源于生命、契于师传、成于习得。学思进路自西向东,援西入儒。其脉络历经哲思涵育、中心观念、人文世界、传统梳证、心灵九境五个阶段。主要学术观点包括:归宗儒学论、返本开新论、宽仁博纳论和融通判教论。由此精研勤耕,得学术创获,略有:哲学“原”论、人文价值论、心之本体论和心灵境界论。 唐氏初学向西,而终归儒道,其立场根由,在情绪上,出于惜世悲悯的人文情怀和对华夏文明的深刻自信。在理智上,则基于对儒家思想普世价值和时代生命的深刻理解。在使命上,他笃于信奉和坚守中国文化源于“一本”的统绪,并勇于成为担当这种统绪的传人。在生活日用的实践上,他倡导并亲自参与对于天地、先贤和祖先的儒道“三祭”实践。 唐君毅被公认为是一位躬行践道的悲情儒者和仁者。其践道于当下,则表现在亲亲人、侍先师、交同道、挹后学。其尤为嘉者,唐夫人谢廷光学养深纯,娴熟慧德,与唐君毅相伴一世,书生爱情,有《致廷光书》、《爱之福音书》传世,既为佳话,亦为当世学人之罕有。其悲情,源于其肫挚悲悯宗教情怀,书生志业和理想主义的忧患以及孤悬海外的“遗民”情结。而在此践道过程中,亦展现出唐君毅肫执孤介、至性至情、自不容已的哲人人格,和希圣希贤、且仁且智和尽享曲肱之乐的儒者气象。 1978年2月2日(农历丙辰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香港九龙浸会医院。享年69岁。 对于唐君毅的学术定位,世论有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人文主义者、道德的理想主义者、超越的唯心论者及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