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过40余年的学习、临证与摸索,刘德喜教授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临诊中”遵古而不泥古”,用药重视顾护脾胃,临床积极倡导“脾胃转枢理论”,对李东垣脾升胃降理论有一定继承与发挥。为了更好的挖掘其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以总结其用药规律和学术传承方法为研究目标,从传承的角度来挖掘、整理相关文献、医案与手稿等素材,将其用药特色与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通过针对性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在整理刘老临证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以图中医传承之真谛。方法:1、从传承的角度探求刘德喜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刘德喜教授传承工作室”建设与发展为契机,在长期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发掘和整理刘老相关原始资料,如手稿、批注、手写处方等,同时收集了刘老及其弟子发表的论文、论著、医案、媒体报道,较为系统的整理了刘老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与临证心得。2、整理和总结刘老脾胃病用药规律与临证经验。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出相关门诊处方及诊疗数据,重点分析其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处方用药规律与临证经验。3、临床探讨刘老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以“优效性临床试验”要求推算样本量,采取随机区组法进行分组,观察刘德喜教授经验方“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FD患者,并以枸橼酸莫沙比利作为对照,客观评价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复发率。成果:1、刘德喜教授临证心得与学术思想:1)倡导“脾胃转枢”,经过多年临证与探索,逐渐形成以“脾胃转枢理论”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以脾胃升降为循行主线,博取各家之长,同时结合时代与地域特色,创造性提出“脾胃转枢理论”,这是导师学术思想精髓与创新所在;2)提出调枢五法;3)注重化痰散瘀,提出痰瘀理论;4)从肝论治脾胃,重视疏肝养肝,调理情志;5)创新东垣补土学说,融合叶氏胃阴学说;6)主张以“运、通”为顺,认为“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多用调气之法以治脾胃之病,重视脾胃功能,时时顾护胃气。2、刘德喜教授治疗脾胃病处方规律:1)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基础方剂为参苓白术散与木香槟榔丸,.最常用药物为枳壳,其次为谷芽、麦芽、柴胡、党参、白术、木香;2)治疗浅表性胃炎基础方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最常用的药为柴胡和黄芩;3)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最常用药物为柴胡与蒲公英,海螵鞘与瓦楞子,浙贝母与黄连三个要对;4)治疗胃溃疡最常用药物为乌贼骨与浙贝母;5)治疗慢性结肠炎最常用药物为茯苓、白术、党参,其次为莲子、淮山、黄柏等。3、刘德喜教授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整理与总结:1)多用枢调气机之法以治脾胃之病;2)诊治脾胃病从肝入手,重视肝郁,长于调理情志;3)根据海南潮湿闷热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在枢调气机的基础上,常常加用清热化湿之品,利于湿热透解,病情向愈;4)重视脾胃功能,时时顾护胃气;5)主张脾胃以“通、顺"为用,在辩证基础上配以通降、运化之品。4、健脾调中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探讨结果: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生命体征、HP感染情况,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如脘腹胀满、胃脘隐痛、食后腹胀、纳差食少、大便稀溏、嗳气泛酸等方面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11.5%;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57.1%, 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传与承”心得体会:1)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继承是基础中的基础,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在发扬的基础上创新;2)刘德喜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提炼与传承:倡导“脾胃转枢”理论,提出“调枢五法”,注重化痰散瘀,从肝论治脾胃及其他内科杂症,主张以“运、通”为顺;3)个人心得:脾胃转枢理论是当代医家对历代“脾升胃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运脾思想是临床诊治脾胃病精髓体现。基础研究是临床发展的试金石,应开展体现脾胃转枢理论相关方药的基础研究,并不断探求其作用机制,反证转枢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渐形成完整和成熟的转枢理论体系,其治疗领域可从脾胃病拓宽到男科病、妇女带下病、不孕不育、情志病等疾病。结论:FD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呈不断攀升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突显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本研究以FD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一脾虚气滞型为突破口,并设常规西药对照组,比较两组重要观测指标。刘德喜教授倡导和推崇脾胃转枢理论,是对东垣脾升胃降理论的继承与发挥,是当代“脾胃派”的践行者。在刘老脾胃转枢理论指导下,临床治疗脾虚气滞型FD重视疏调脾胃气机,以补气健脾,行气化滞为基本治法,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减少复发较西药组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证实其脾胃转枢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