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共进料对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过程反应和失活行为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开发低碳烯烃生产新技术、拓宽低碳烯烃生产原料来源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石油炼制、蒸汽裂解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投用,C4烃类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热点之一,C4烃类制取低碳烯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丁烯裂解是C4烃类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反应遵循“叠合裂化”机理,丁烯先叠合生成C8二聚体再裂解生成低碳烯烃。为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丁烯裂解通常采用酸性较弱的催化剂,导致C4烃类裂解技术普遍存在丁烯转化活性不足与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丁烯与甲醇共进料的“醇烃共炼”反应不仅中和了丁烯裂解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反应热,并且丁烯可先与甲醇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C5+中间体再裂解生成低碳烯烃,是从机理层面优化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过程的潜在手段。本文的研究围绕甲醇共进料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过程的反应和失活行为的影响展开,旨在改善丁烯转化活性、延长催化剂寿命,主要内容如下:1、甲酵共进料对丁烯裂解反应行为的影响:研究了甲醇共进料对丁烯转化以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分别对丁烯裂解和共进料反应中丁烯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对甲醇共进料促进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的机理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共进料对丁烯的转化和低碳烯烃的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共进料反应沿催化剂床层分为两个阶段,甲醇参与反应的第一阶段中丁烯与甲醇的甲基化反应是导致甲醇共进料促进作用的根本原因。2、共进料促进作用与催化剂结构特性的关联:研究了甲醇共进料对不同硅铝比和不同元素改性的ZSM-5分子筛上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过程的促进作用,对甲醇共进料促进作用与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特性的关联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共进料的促进作用与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在酸性较弱或微孔表面积与孔体积较低的催化剂上甲醇共进料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3、甲醇共进料对结焦失活行为的影响:研究了甲醇共进料对催化剂的结焦失活过程以及结焦催化剂结构特性的影响,对甲醇共进料延缓催化剂结焦失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共进料减缓了催化剂结焦失活过程中强酸中心的损失,延长了催化剂的结焦失活寿命,共进料反应的分区结焦特性是结焦失活减缓的主要原因。4、催化剂水热失活对共进料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水蒸气处理对分子筛结构特性及其催化丁烯裂解和甲醇与丁烯共进料反应性能的影响,对水蒸气处理剂上甲醇共进料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共进料提高了水热脱铝催化剂的丁烯转化活性和低碳烯烃收率,水蒸气处理剂上共进料反应的反应性能明显优于丁烯裂解。
其他文献
<正>从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看,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端形态,美国的大西洋沿海城市带以及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等都已经成为了本地经济的
参考我国近几年有关男护生的相关报道和文献,分析男护生现存的主要心理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国男护事业及高护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学批评一直颇受关注,也饱受诟病。面对迅猛发展的文学现状,文学批评确实显得穷于应对。从文学批评的现状、批评主体的衰落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文学批评已渐入绝境,最终将为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人的本质存在,还是个体活动的社会化基础,更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研究从宏观层面讲是思
着重对番红花柱头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进行了综述。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代谢途径,番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可归纳为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挥发油及挥发油
以韭菜为基本原料,添加不同的改性试剂后制成蔬菜包装纸。通过考察成纸外观、柔韧性、力学性能等,得到较好的韭菜包装纸配方。研究发现:添加纯明胶的韭菜包装纸,在成纸后,其
目的建立夏枯草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Betasil C18(250mm×4.6mm,5μm)柱,以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0~50min时乙腈10%→25%,50~60min时乙腈25
通过对系列化品牌策略的特点和优势的分析,阐述了实施品牌系列化策略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和满足目标消费者特定的需要基础之上的论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就具体实施过程
<正>汪应果先生的长篇新作《海殇》作为作者正在写作中的长河性作品《百年海梦》的第一部,重点描写了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重建海军的努力以及日本占领台湾后中日双方围绕争夺
微合金钢管生产工艺是一种类似"在线常化"的,轧管后控冷到600℃时不发生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各工序不同塑性状态中均析出一定数量明显区别于稳定碳氮化物粒子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