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深圳地区诺如病毒感染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水和牡蛎中诺如病毒进行检测,进行暴发的溯源研究。并利用暴发研究诺如病毒感染与宿主受体组织血型抗原相互作用,预测诺如病毒的流行强度。方法:收集深圳地区2005-2016年腹泻粪便样本9580份,用GⅠ和GⅡ型诺如病毒Real-time RT-PCR、RT-PCR方法以及杯状病毒核酸三重RT-PCR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基因序列,对诺如病毒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基因分型。建立简易的吸附-洗脱法对水体的诺如病毒进行浓缩,还建立了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浓缩方法。另外,对诺如病毒暴发进行组织血型抗原表型分析和HBGAs结合区分析。结果:(1)深圳地区散发NoV的检出率在12.24-25.37%之间。病毒基本呈隔年增高的趋势,每年的7-8月份达到最高峰。各年龄段NoV检出率在12.58-21.32%。6月龄至3岁的儿童和20岁以上的成人是高危人群。(2)139起腹泻暴发疫情中有122起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诺如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暴发,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深圳诺如病毒暴发主要集中在南山区,以幼儿园、学校及社区为主要场所。(3)在四起水源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病人粪便中和可疑水样中均检出诺如病毒,NoVGⅡ.4/DenHaag2006b和NoVGⅡ.3各两起,分别由于诺如病毒污染饮用水源、地下蓄水池、山泉水和二次供水所致。还四次从牡蛎中检测出诺如病毒。(4)四株诺如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86.8%-99.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6-99.2%,发现SZ2012054毒株三个位点发生有义突变。通过Simplot重组分析,发现SZ2012054、SZ2012049与SZ2010422株在ORF1/ORF2重叠区发生重组。935株散发诺如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NoV GI毒株间的同源性为62.1%-100.0%,NoVGII为67.4%-100.0%。43株诺如病毒属于GI,包括GI.1-6、GI.8,共7种基因型;892 株诺如病毒属于 GII,分别为:GII.4Sydney2012、GII.4DenHagg2006b、GII.4/Hunter2004、GII.4/Asia2003、GII.4/NewOrleans2009、GII.3、GII.2、GII.5~7、GII.12~14、GII.17和GII.21,共15种基因型,还有部分GII.4不能进一步分型。(5)在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GI.3、GI.6所致的疫情各两起,NoVGII所致的疫情118起,包括10个基因亚型,分别是GII.1-3、6、8、17、21GII.4/Sydney2012、GII.4/DenHaag2006b、GII.4Asia2003,另有 28 起 GII疫情未能定型。2012年7月首次在散发病例中发现NoV GII.4/Sydney2012株,并对暴发疫情进行了预警预测。深圳地区的NoV散发和暴发的优势株均为GII.4 Sydney2012、GII.4 DenHagg2006b、GII.3。(6)对两起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研究发现,分泌型个体对诺如病毒是易感的,且能与非分泌型唾液和抗原结合。结论:诺如病毒是深圳地区腹泻散发和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深圳地区每年都有一个流行的优势株和次优势株,当新毒株的出现后逐步取代以往的流行株而成为新的流行株,2005-2016深圳地区优势株为GII.4 Sydney2012、GII.4 DenHagg2006b、GII.3。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有22种基因型,暴发疫情有12种基因型,部分诺如病毒不能分型。还开展溯源研究,从四起疫情的水样和四批次的牡蛎中检测到诺如病毒。通过研究诺如病毒感染与宿主受体组织血型抗原相互作用,发现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个体对GII.4和GII.3型诺如病毒都易感,GII.4可能和Cairo1有相似的HBGA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