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从来就不缺乏灾难,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创伤的历史。特别是,当人类进入了二十世纪以来,战争、政治运动、种族屠杀、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此起彼伏,并且愈演愈烈。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的人类,成为这些灾难的唯一承受者,灾难的每一次爆发都会切实地落在个体生命之上,而人类却只能别无选择地忍受精神创伤与肉体创伤的双重折磨,面对人生劫难的共同话题,中西方必定会存在大量的反映着人类创伤的文艺作品。与其他题材的叙述作品相比,创伤叙事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本文以创伤体验叙述特有的表现方式与策略为切入点,以精神分析的创伤理论,伦理学为背景,叙事学为工具,试图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创伤叙事作品进行分析,发现以个体为本位的创伤体验叙述的独特表现方式,发掘出以个体为本位的创伤体验叙述的人文价值。并且对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创伤叙述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创伤叙述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着重讨论创伤体验是如何向美学叙述生成的。本文认为创伤叙述的美学转化是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首先,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创伤体验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创伤心理的独特运行机制。其次,从人的叙述动机入手,认为自我疗救的需求,促使创伤体验进行言语表达。再次,从艺术伦理切入,创作者的公共伦理责任,促使创伤体验突破个人的范围,使创伤体验包含担当的精神,对个体、社会、民族、国家所遭受的灾难进行自觉见证。最后,从修辞学方面入手,认为现代流派的创作手法为表现创伤体验提供了有利的传达媒介。第二章着重讨论创伤体验叙述的身体书写。精神分析学认为,身体可以作为再现创伤记忆的媒介,而当身体症候进入到文学、艺术的视野中,身体症候则包蕴历史的内涵,不仅可以通过对症候的描写还原暴力之下的身体感受,并且为反思历史,了解灾难真相,提供了物质性的基础。第三章着重讨论创伤体验叙述的重复结构。这种重复结构是作家、艺术家在观察到人类历史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为灾难不断重演而产生的结果。重复结构是对人类创伤的隐喻性表达,通过创伤叙述作品的文本细读,能够发现“重复”在文本中体现为话语的重复和结构的循环两种类型,文学、艺术中的重复结构能够为再现创伤者痛苦的灵魂,探寻历史真实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第四章着重讨论创伤体验叙述中的边缘视角。创作者采用边缘视角,以受难者的眼光观察世界上的暴力、荒谬与不幸,体现了其同情的伦理态度,并且边缘化视角可以将理性历史视野中客观的真相进行艺术陌生化处理,从而达到一种对强权、暴力的反讽意味。第五章着重研究创伤体验叙述的存在价值。书写个体创伤记忆可以抵抗历史、政治的遗忘。能够守护创伤遭遇中的个体生命,并且在艺术的想象空间中重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第六章着重讨论创伤叙述中的存在危机。首先,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中,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欲望和寻求快感体验的消费欲求的共同裹挟下,使电影对于苦难的表现愈加奇观化。其次,痛感体验的表达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往往会受到社会政治语法的制约与规训。再次,处于后殖民语境当中,创伤叙述作品有明显的后殖民倾向,主要体现为“西方拯救东方”的叙述模式,以及迎合西方东方想象的残酷叙述。结语部分,认为创伤体验叙述采用“事后性”讲述策略、“侧面性”讲述策略,可以避免对残酷血腥的创伤场景的过度描写,同时也能更好地达到见证与反思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