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两味药组成,其主要组分黄连总生物碱和肉桂油均为溶解性较低的物质。口服给药时,难溶性药物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低。如果药物溶解不迅速或不能穿透上皮细胞膜,则可能在吸收部位停留时间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生物利用度较低,而且个体差异较大。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常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本研究构建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体系,以提高交泰丸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保证临床疗效,并对该系统进行质量评价,为自微乳化体系在中药复方的应用奠定基础。1交泰丸活性组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目的:鉴别所购置的药材,提取交泰丸两味组方药材的活性组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黄连提取物中总生物碱,肉桂油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与结果: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对交泰丸组方药材黄连和肉桂进行鉴定;分别用煎煮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连、肉桂药材中提取出黄连提取物和肉桂油作为处方研究的原料药物,两者的提取率分别为7.2%和1.7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30nm,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5.38μg/ml~107.6μg/ml,R=0.9998,黄连提取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不低于84%;气相色谱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色谱柱为SE-54石英毛细管,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100℃~200℃,升温速率10℃/min,桂皮醛浓度与桂皮醛峰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74 mg/ml~5.166 mg/ml,R=0.9998,肉桂油中桂皮醛的含量不低于86%。结论:实验购置的药材均为正品,质量稳定;提取得到的药物有效组分含量较高,提取方法可行;所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交泰丸活性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2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体系的处方研究目的:构建交泰丸活性组分SMEDDS,并筛选最佳处方。方法与结果:37℃恒温磁力搅拌模拟药物在体内的温度及蠕动情况,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在不同辅料及肉桂油中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实验结果,选择肉桂油为单一油相;考察各乳化剂、助乳化剂及其不同比例(Km)时对肉桂油的乳化能力。当乳化剂为乳化剂OP,助乳化剂为1,2-丙二醇时,处方有较好的乳化能力,能形成澄明的微乳。结论:SMEDDS最佳处方为:乳化剂OP—1,2-丙二醇—肉桂油—黄连生物碱,比例为4∶8∶3∶6。3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体系理化性质的研究目的:对交泰丸活性组分SMEDDS进行质量评价;探讨药物在模拟体内坏境下,各主要因素对体系自微乳化的影响;考察处方的稳定性。方法与结果:比较黄连总生物碱在微乳、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微乳能更有效的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测定黄连提取物加入前后微乳的性状、折光率、电导率,微乳化率及粒径,体系30秒内基本微乳化完全,平均粒径为15.8nm,空白微乳的粒径大于加药后的粒径;考察了不同的稀释倍数、介质和温度对交泰丸SMEDDS自微乳化过程的影响,测定溶出度、自微乳化时间、折光率、电导率等指标,预测体系口服后可有效自微乳化。通过初步稳定性试验可知,交泰丸SMEDDS体系及其所形成的微乳,稳定性好,半固体制剂在常温或低温保存良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从DSC图谱可知,将交泰丸制备成SMEDDS,可有效提高处方中肉桂油的稳定性。结论:交泰丸有效组分自微乳化体系可同时提高复方中两种难溶性组分的溶解度;形成的微乳粒径小,有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在胃肠道条件下能完全微乳化;稳定性好,可减缓肉桂油的氧化分解进程。4交泰丸自微乳化体系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交泰丸活性组分SMEDDS中盐酸小檗碱和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与结果: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mol/L磷酸二氢钠-0.02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56∶22∶22)为流动相,265nm为检测波长;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浓度不低于20%,桂皮醛的质量浓度不低于10%,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2.6μg/ml~52μg/ml,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7%,RSD=1.99%;桂皮醛线性范围为3.4μg/ml~67.5μg/ml,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RSD=2.01%。结论:所建立的HPLC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交泰丸活性组分SMEDDS的含量测定方法。综上可知,交泰丸制备成自微乳化体系后,组方药材中的难溶性组分的溶解度和肉桂挥发油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体系在胃肠道条件下的分散过程受体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小,能有效微乳化。结果表明,将交泰丸制备成自微乳化体系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