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腐蚀316不锈钢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环境中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MIC)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涉及到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广泛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海底输送管线、海上采油平台、海底采矿设备等金属材料构建物的MIC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海洋环境下金属材料的MIC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腐蚀发生机制及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程度仍然不确定,因而,研究涉海材料表面微生物膜的成膜规律、结构特点以及生物膜和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微生物腐蚀特殊机制,发展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微生物学方法、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对316不锈钢材料在海洋混合微生物培养基介质和无微生物培养基介质中不同培养周期的腐蚀行为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了316不锈钢表面附着微生物膜的形成规律、微生物膜和膜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对金属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用最大可能菌数法(MPN)测定了培养基中细菌数量,绘制细菌生长曲线,得到了海水混合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分为四个生长周期: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衰亡期)。TEM结果显示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以二元式分裂法生长繁殖,得到四种形态细菌。AFM研究了在有菌介质中浸泡不同时间的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及分布,随着时间的增加,微生物膜增厚但分布不均且不完整,易形成腐蚀微电池,裸露金属作为阳极而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SEM观察到316不锈钢在有菌培养基介质中浸泡60d后形成疏松的生物膜,生物膜下出现了局部腐蚀坑且向纵深发展。金属表面生物膜产生的生物膜/金属之间的环境和溶液介质中的环境是根本上不同的,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的电化学特征有效的评测了316不锈钢海洋微生物作用下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制的变化。自腐蚀电位表明,不锈钢在有菌和无菌情况下的自腐蚀电位变化规律不同,有菌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经历了先负移后正移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极化曲线表明了微生物膜没有改变电极阴极的极化类型和控制步骤,氧扩散控制阴极过程。对比无菌环境,有菌环境中不锈钢电极阴极电流密度增大,阴极去极化作用明显,腐蚀电位负移。微生物的存在使钝化膜破裂和孔蚀发生,有菌的阳极极化曲线的钝化区内出现了强电流峰值,且钝化电流大,腐蚀电位低,钝化区负移。有微生物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比无微生物膜的容抗弧直径减小,电极电荷转移电阻变小,阻抗谱向低频移动并出现了两个时间常数,生物膜促进了金属表面电荷转移过程而加速了局部腐蚀。材料表面的钝化膜和微生物膜构成了特殊的双层表面膜结构,采用基于双层表面膜的等效电路拟合能够较好的解释微生物对材料的特殊腐蚀行为和机制。
其他文献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适当帮助学生减压,促进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在高中大纲中要求英语教
期刊
Fe-36Ni因瓦合金因具有极低的线膨胀系数被广泛用作天平摇臂、激光准直仪腔体、仪器仪表等零部件材料,但强度很低(Rel≤300MPa,Rm≤500MPa)大大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近年来,
催化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目前,燃料电池中最常用的阳极和阴极催化剂依然是铂。然而铂的价格太高且储量少,这些不利因素都阻碍了燃料电池实现
本文在多年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研发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快速评价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测试体系,并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制浆工艺和极片辊压工艺进行了研究
采用纤维来增强精铸型壳有望获得高强、薄壁型壳,实现单壳浇注。将纤维加入涂料获得纤维增强型壳制壳用涂料是最简便的工艺,但毫无疑问,涂料中纤维的引入会影响其流变行为,进而影响型壳的质量。因此,了解和掌握纤维对涂料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是纤维增强型壳制备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平均直径为Φ50.0μm、长度为2.0 mm~6.0 mm的原样聚丙烯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将0 wt%~1.0 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