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骨干亲本蚂蚱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干亲本(Founder parent)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骨干亲本不仅直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而且还由其衍生出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材料。但对骨干亲本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内在的遗传机制是什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本研究以骨干亲本蚂蚱麦和碧玉麦为亲本,构建F2:3遗传分析群体为材料,通过表型和分子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对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进行遗传分析,试图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小麦骨干亲本蚂蚱麦的遗传机制,并为小麦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本研究利用383对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和EST-SSR引物对小麦骨干亲本蚂蚱麦与碧玉麦杂交获得的F2群体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而利用其中249对标记构建了一张除4D染色体外包含小麦所有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该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的遗传距离达到了3492.34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4.03cM。   2.首次构建了小麦骨干亲本蚂蚱麦×碧玉麦F2:3群体,该群体包括185个家系。对亲本及F2:3群体的表型数据分析表明,亲本蚂蚱麦在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和小穗粒数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碧玉麦,同一环境下,许多性状在亲本间具有显著差异;群体内多数性状普遍具有双向超亲的表现,通过联合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株高、穗粒数和穗长的遗传力较高,分别为82%,82%和85%,群体间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变异,并且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其中穗粒数与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和穗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蘖成负相关,与千粒重只在北京环境下具有显著负相关。该群体整体性状表现较好,结构合理,适合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且在育种中也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3.通过在北京、山东和陕西3个地区对小麦骨干亲本蚂蚱麦×碧玉麦F2:3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考察,结合已构建好的遗传连锁图谱,对该群体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13个QTL位点,其中控制穗粒数的QTL位点19个,控制小穗粒数的QTL位点18个,控制每穗小穗数的QTL位点19个,控制穗长的QTL位点18个,控制株高的QTL位点11个,控制有效分蘖数的QTL位点19个,控制千粒重的QTL位点9个,检测到的这些QTL位点分布于除7D染色体外的所有连锁群上。   4.本研究检测到的QTL位点在不同染色体、同源群和基因组间分布不同,在所构建好的遗传图谱中,除7D染色体上未检测到相关QTL位点外,其余染色体上都有QTL的分布,其中分布最多的是2A染色体,达22个,其次是6B、4A、2B、5B和5D染色体,QTL位点在小麦同源群间的分布以第二同源群上检测到的QTL数目最多,达40个,其次是第五、第六同源群,分别都达到了22个;在小麦的3个基因组间,A、B基因组检测到的QTL位点数目最多,且主效的QTL位点也多来自这两个基因组。   5.研究共发现了8个重要的染色体区段,包括2A染色体barc212-xgdm5区段、4A染色体barc343-xgwm160区段、2B染色体cfd73-MAG1221区段和wmc179-barc13区段、5B染色体xgwm544-xgwm159区段、6B染色体Mag972-cfe159区段和xgwm626-wmc737区段、5D染色体cfa2185-barc322区段,这些区段内检测到的QTL位点数目至少在3个以上,形成了重要的QTL簇,且多数为主效的QTL位点。形成的这些重要染色体区段,有可能是骨干亲本蚂蚱麦的主要遗传特征。
其他文献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改变其品质和倒伏性是增加油菜产量的关键。本研究利用EMS诱变甘蓝型油菜NJ7982,筛选获得矮秆突变材料M176,它与高秆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了2个F2群体,对M176的株高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离分析。还以M176和矮秆亲本J194的F2群体中的117个株系为材料,利用数量性状的思想,用公开发表和新开发的SSR标记对其株高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该研究为油菜育种提供了
BACKGROUND:Metastasi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mortality in cancer patients.Therefore,elucidating the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metastatic tumor cells and the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盐碱地开发的先锋作物。近年来为了缓解粮棉争地矛盾,我国棉田逐渐向盐碱旱薄地转移,这对棉花品种的耐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筛选建立简便有效的棉花耐盐性评价方法、明确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能、筛选耐盐相关分子标记,对于棉花耐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模拟盐胁迫条件下,调查分析棉花萌发出苗期和苗期的相关性状与耐盐性的关系,筛选出了简便快速进行耐盐鉴定的指标,并鉴定了196份陆地棉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耕地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培育耐盐的作物品种以提高对盐土的利用效率。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小麦的耐盐机理,研究盐胁迫下小麦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变化,对探讨盐胁迫作用机理及提高小麦抗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以新疆小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
籼稻(O. sativa ssp. Indica)和粳稻(O. sativa ssp. Japonica)作为水稻的两个栽培稻亚种,其亚种间存在着高度的遗传分化。了解籼粳稻的遗传背景中的遗传特点,挖掘影响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基因,对于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的转移及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构建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是转移两亚种间农艺性状的有效方法,它在改良品种的优良性状、分析数量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