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母亲不同社会人口学背景、自身口腔健康习惯、喂养习惯及口腔情况对一个月月龄婴儿罹患龋病的风险的影响,为婴幼儿早期龋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收集上海市黄浦区一个月婴儿及其母亲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人口社会学背景、自身口腔健康行为和对婴幼儿的喂养行为,临床检查包括母亲的口腔龋病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同时收集母亲和婴幼儿的口腔内菌斑样本以检测母亲和婴幼儿龋病风险的水平。结果:共165组一个月婴儿及其母亲参与本次调查。有10.3%的一个月婴儿龋病风险水平为高危。母亲DMFS最大值为26,最小值为0,均值为2.7(±3.9);受检母亲VPI和BOP均值分别为0.42(±0.19)和0.14(±0.15);41.9%的受检母亲口腔龋病风险水平为高危。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一个月婴儿龋病高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低体重儿(OR=6.5,95%CI=1.5-29.3),每天使用奶瓶次数在5次及以上(OR=5.1,95%CI=1.3-19.5)和母亲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在25%以上(OR=4.7,95%CI=1.3-16.8),其余社会人口学背景、母亲自身口腔健康行为和状况及母亲对婴儿的喂养情况与一个月婴儿龋病风险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上海市黄浦区仍有10%左右婴儿在一个月时即处在龋病风险高危水平。出生时是否低体重、每天使用奶瓶次数及母亲口腔牙龈状况与婴儿一个月龋病风险水平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