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翻译家张谷若一直以其地道译文在翻译界独具一格。辜正坤评价说张先生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这一翻译原则,如果视为一种指导翻译行为的标准,仍然是我们这个特定时代文学翻译的主流标准,它的最终实现目标是要看译作能否最佳近似于原作。孙迎春教授认为张谷若的地道翻译观要求既要忠实于原文,同时表达要合乎译语语言习惯。此外,张谷若对于注释的坚持也是其一大特色,反映了他对于读者的照顾以及对文化传递的重视。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风格,并且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并把这一点作为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张谷若的翻译观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意义的优先性以及译语的自然,重视读者以及对于文化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张谷若译本《大卫·考坡菲》,指出张谷若先生在其自己“地道观”的指导下,从意义,风格以及文化三个层面实现了译作最大程度近似于原作,使译文读者得到了与原作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地道翻译的实现也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功能对等的体现。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张谷若的地道翻译观对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