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机制、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未破裂动脉瘤的管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工作中还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同时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未破裂小动脉瘤(≤5mm),现有美国以及欧洲指南对于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5mm)建议保守治疗.但有文献报道[6]直径<10mm的动脉瘤占颅内破裂动脉瘤的87.9%,直径<7mm的占71.8%,并且日本有研究[20]对于448例未破裂小动脉瘤(≤5mm)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研究(平均41月),发现小动脉瘤直径在4-5mm之间破裂风险较高(P=0.023;hazard ratio,5.86;95%CI,1.27 to 26.95),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住院病人破裂颅内动脉瘤中,小动脉瘤占的比例较高,为59%,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以及影像形态学相关因素,探究小动脉瘤破裂临床或者影像形态学特征相关因素的共性,为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的干预与否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3年在神经介入科住院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有详细临床资料与影像资料的单发颅内小动脉瘤(≤5mm)180例,其中破裂组动脉瘤患者149例,未破裂组动脉瘤患者31例。比较两组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包括入射角、动脉瘤瘤体高度与瘤颈长度之比(aspect ratio,AR)、动脉瘤瘤体直径与载瘤动脉直径之比(size ratio,SR)、动脉瘤形状,位置,子囊和临床相关因素含年龄、性别、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并采用单因素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差异的显著性。结果:149例破裂患者中有子囊的68例,占45.6%;31例未破裂患者中有子囊的仅6例,占19.4%,破裂组子囊明显多于未破裂组(单因素分析,P=0.007);有关动脉瘤部位分析,破裂组149例,前交通58例,占38.9%,ICA眼动脉段2例,占1.3%,基底动脉末端4例,占2.7%。未破裂组前交通2例,占6.5%,ICA眼动脉段13例,占41.9%,基底动脉末端1例,占3.2%。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2=60.30,P=0.001);破裂组AR值(1.76±0.72)、SR值(1.90±0.81)、入射夹角(123.9°±23.21°),未破裂组的AR值(1.35±0.48)、SR值(1.31±0.67)、入射夹角(95.96°±20.2°),两组单因素统计分析AR(P=0.001)、SR(P=0.001)、入射夹角(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显示动脉瘤的部位(OR=1.347,P=0.002),入射夹角(OR=1.057,P<0.001),SR(OR=2.726,P=0.047)为本组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两组临床破裂相关因素中高血压未破裂组19例,占61.3%,破裂组100例,占67.1%,单因素分析数据(P=0.53)、SAH史未破裂组1例,占3.2%,破裂组6例,占4%,单因素分析数据(P=0.83)、性别中女性未破裂组22例,占71.0%,破裂组89例,占60.0%,单因素分析(P=0.24);年龄破裂组与未破裂组进行比较(P=0.70)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瘤部位、入射夹角、SR值是小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其中位于前交通以及基底动脉末端部位、SR值>1.90±0.81、以及入射角度>123.9°±23.21°为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有别于未破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可以考虑做为颅内未破小动脉瘤采取医学干预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