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语篇连贯所做的一种语用、认知分析。 连贯向来被视为语篇分析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在于它是语篇的一个根本特征。从纯语言学角度,语篇可以被视作一个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尽管也有一些语言学家把诸如“请勿吸烟”之类的招牌用语和“救命啊”!等也看作语篇)。和句法学家关心句子如何由一些词、词组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一样,我们同样关注一个语篇是如何由句子组合成合乎“语篇语法”的有机整体。如果把一个句子比作一颗珠子,那么我们所关心的就是那条把珠子串成项链(语篇)的线。这就是连贯所要研究的内容。但这条线并非像句法那么简单。句子可以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是离境化的(context independent),而语篇常用被定义为语言的使用(language in use),即语篇是语言在一定场合中被使用的现象,是语言的具体使用,体现了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被用来传递意义的功能,所以其“语篇语法”除了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其体现在语义、语用和功能上的特征上,即语篇的组织主要受到语义、语用等因素的制约。其实,早在1976年Halliday和Hasan就在他们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中明确提出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他们把赋予一个语篇连贯性的手段称为衔接(cohesion),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解释需要在另外一处寻找时,两者之间存在衔接关系,并且详细区分了五类衔接手段。然而他们遭到了以Enkvist(1978)为首的语用学家们的质疑。他们提供了一篇充满衔接手段但前后根本不连贯的短文。语用学研究表明,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存在不一致现象,即语言的含义(implicature),说明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 不管是语义分析还是语用分析都没能对连贯做出一个完整的解释。原因在于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特征:认知性。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把语篇看作具体交际过程的文字记录。作为语篇的重要特征,连贯不是语篇作为静态语言单位所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由交际双方共同努力所取得的,并在语篇的语言表层有所体现。因此,为了更深刻揭示连贯本质,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语言表层的分析,而应该把连贯放在整个交际过程之中,探讨交际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对形成连贯的作工}」和影响。 人类的交际具社会性和认知性。坦就其具体操作过程(一系列心理认知活动)来看一,最根本的是其认知性。spot4)er&wil:On(1986/1995)指出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交际总是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用最少的付出去获得鼓大的认知效果。语言交际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认知,即为了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把语言交际遵循的原则表述为关联原则:人类最关心和自己最相关的信息,;卜且提出一个新的交际模式:明示一推理交际模式(05 tensive一Inl一e:。nti:,1 Coln;:ltlnieatior,)。 sperber&wil、on的这种理沦称为关联理论,它从本质上属于认知语用学范畴。本文的论述就是建立一在关联理论人与出上的。文章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明示一推理交际模式为笨本分析框架,把语篇连贯置于动态交标过程中,分别考察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是如何相坏合作、协调来取得交际成功的。从明不角度,即信息发出者为了使交际意图顺利实现所做的努力,文一章分析了明示的过程,影响明示的相关语境因素。关联理沦认为明刁、了J几为本身带有一定的关联性。木文区分了其中的二种:语义关联、话题关联和语境关联。它们又J一语篇连贯的作少}]分别是:语义关联促成语篇线性连贯;话题关联促成语篇的整体连贯;语境关联使语篇更好地和语境溶为一体,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形成语境连贯。另外,还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问的关系,说i少l语篇L},隐性连贯的存丫l原防!,同!1、J一说明了交际‘!,{了}:王‘}!的必要性。 明小户r创j查的关联性只足信息发出者所做的种保证,能否成为现实则取决于信息接收者。山少交际者个体的认知能力差异,在一个场合连贯的语篇在另一场合中对于不】司的人会有不!司的解释结果:不连贯。所以连贯最终决定于语篇解读者的认知努力。关联理论认为,受话者要真正理解对力一的意图,必须进行推理,推理是对关联的寻找。如果推理能产‘1:-语境效果,则关联性最终实现。推理获得的新信J自、又会被当作!日的语境信J总参与下一个推卫}!过程。这样,惬乐一个明小行为少伙产t:.的话语被溶入更大的单位中,最终形成一个连贯的语篇。 本文从关联角度探讨了i一合篇连贯这一概念的认知特征,刚释了连贯在动态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山交际双方同努力创造的。从语用、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语篇连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