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下,我国境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选择包括境外承包工程等多种形式的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相比其他形式的投资方式,境外承包工程具有规模大,工程复杂且项目周期长,阶段分明等特点,往往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外部监管以及复杂的税收环境,因此,对于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来说其所面对的税务风险挑战会更加严峻,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也会相对更高。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逐渐深入,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更多模式的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还包括结合企业融资需求的项目融资模式,然而在不断探索新模式的同时,企业所面对的税务风险也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境外承包工程企业而言,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具有主观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风险成因,识别评估税务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控制和防范。本文通过梳理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相关文献,厘清了境外承包工程,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管理以及税务风险的概念。并从境外承包工程企业自身的角度分析了项目税务风险形成路径,包括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决策者机会主义倾向以及有限理性决策等。同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税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企业自身税务管控,东道国税收制度,居民国税收政策。在分析项目税务风险时,按照项目周期性的特点,将项目划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合同签订谈判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完工退出阶段,并对项目各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税务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对项目税务风险进行具体辨析时,发现税务风险普遍存在于各个阶段,且不同税务风险因素对于项目的影响程度也有区别。以A企业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案例,采用从典型到一般的分析方法,从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税务风险分析,得出A企业存在预扣税率适用不当,涉税条款不明确,合同拆分不合理,项目退出等风险。最后本文从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了A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A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结合A企业的案例,进而从妥善应对境内外税务环境差异,项目合同的考量,完善企业自身税务管控三个方面,为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项目管理提供税务风险防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