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北京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从建设“宜居城市”的高度,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谐的人居环境,对全国其他城市的绿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北京的城市森林主要分布在约占全市2/3面积的城郊山区,在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合理利用城郊森林的风景游憩功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北京市的宜居性,实现城郊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综合应用文献综述、资料收集、访谈观察、问卷调查和实地抽样调查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构建了北京城郊森林游憩机会谱(FROS)和山地森林游憩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生态、设施和心理方面综合评价了森林游憩典型抽样区、各类森林游憩机会谱、城郊整体森林游憩区和五个森林游憩环带的游憩承载力和承载力水平。2006-2010年期间,课题组考察了30多个近郊、远郊的森林游憩区,并从中筛选出不同区位、不同管理类型和不同利用强度的12个森林游憩区进行自然、社会和管理方面的重点调查,其中包括2465份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了北京城郊森林游憩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游憩行为特征、游憩需求偏好以及游憩设施承载力、心理承载力等相关指标和问题。同时,在森林游憩机会谱构建的基础上,选择了5个代表不同游憩机会类型的典型抽样区,实地调查了游客的游憩活动特征以及生态环境冲击状况,土壤和植被冲击调查共采集土样180个,调查了480个草本植被样方的物种、株数、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等指标。内业工作包括文献的阅读总结、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外业样本的处理和统计分析等。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森林游憩游客特征、行为特征和需求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森林游憩者的男女比例相当,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20-39岁”比例最高,占65.8%;游客的受教育普遍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79.9%;游客职业以“公司职员”和“学生“最多;游客收入水平差别不大,以月收入2000-4000元的工薪阶层为主。所调查景区中到游率最高的是近郊的香山公园和远郊的灵山风景区;市民出游距离较远,40公里以上的比例近半(47.5%);年出游频率以3-5次居多(40%);出游动机主要是“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亲近大自然”;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法定假日(66.8%);游憩项目偏好均衡多样,排在前三位的是“登山健身”、“观光”和“拍照”。(2)构建了城郊森林游憩机会谱(FROS)。在借鉴美国林务局游憩机会谱(ROS)和水游憩机会谱(WROS)的基础上,将北京的城郊森林游憩区分为五大游憩机会类型:“近郊开发型”、“近郊自然型”、“乡村开发型”、“乡村自然型”和“半原始型”,并分析了森林游憩机会谱的构成要素、活动特征、游憩体验和总体收益,同时,选取“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等指标描述了各类游憩机会的环境特征,展示了各类森林游憩机会谱的分布,对比分析了各类游憩机会的供给特征和需求偏好。结果显示,不同游憩机会谱的供给和需求不均衡,需求比例最大的“城郊开发型”景区所占面积最小(仅1%);而需求比例最小的“乡村开发型”景区面积比例最大(达47%)。同时,“城郊自然型”和“半原始型”景区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仅乡村自然型的景区供需比例相当,建议通过分时间、分空间、分类型地“扩大供给”、“控制需求”,以平衡不同游憩机会谱的供求关系。(3)构建了山地森林游憩承载力评价体系。本研究从空间、生态、设施和心理四大方面筛选了相应的指标和标准,构建了既保护环境又满足需求的游憩承载力评级体系。其中空间承载力指标采用“面积法”计算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选取“土壤冲击”和“植被冲击”指标进行评价,设施承载力依据游客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心理承载力指标为“游客拥挤感知”水平。各指标相应的评级评价标准依据规范研究法、专家评定法、以及参考相关法规标准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确定。不同游憩承载水平分为四个评价等级:“低”、“接近”、“达到”和“超过”,并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关注程度。(4)分别评价了五个典型抽样区和五类游憩机会谱的游憩承载力。近郊开发型森林游憩区以香山公园为代表,香山空间承载力为13,000人次/日,空间承载水平已达到或超过承载力(高峰期);生态冲击较为严重,承载水平已“达到”承载力;设施承载水平平时适载,高峰期为超载;心理承载水平高峰期为严重超载,香山的主要问题是节假日的拥挤和超载。近郊自然型游憩区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鹫峰空间承载力为45,120人次/日,空间和心理承载水平为“弱载”,生态承载水平为“接近”承载力,设施满意度低,已“超载”,鹫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施的完善。乡村开发型森林游憩区以灵山风景区为代表,灵山的空间承载力为50,000人次/日,空间和心理承载力为“弱载”,生态冲击极为严重,生态和设施承载水平为“超载”。乡村自然型以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云蒙山的空间承载力为44,160人次/日,空间和心理承载水平为“弱载”,生态和设施承载水平已为“接近”承载力。半原始型森林游憩区以松山自然保护区代表,松山空间承载力为31,066人次/日,空间和心理承载水平为“弱载”,生态承载水平“接近”承载力,设施承载水平已“达到”承载力。基于游憩承载水平评价及游客行为特征,各类游憩机会谱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5)综合评价了北京城郊山地的整体游憩承载水平。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的空间承载力为734.73万人次/日,年承载力为185439.7万人次/年,整体空间承载水平为弱载。生态冲击以“近郊开发型”和“乡村开发型”游憩区最为严重,其中香山和灵山的土壤冲击指数分别为16.41%(高)和19.78%(高),植被视觉冲击指数分别为21.7%(接近)和27.9%(达到),植被生态冲击指数分别为25.5%(超过)和20.5%(达到);其次是“半原始型”区域,再次是“近郊自然型”和“远郊自然型”游憩区,整体生态承载水平为“接近”承载力。服务设施方面,游客对服务设施的满意度为中等偏低(50%以上评价“一般”),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为中等偏高(接近50%的评价为“方便”),整体承载水平已“到达”承载力。整体心理承载水平为“弱载”,除香山公园外,城郊森林游憩区“有拥挤感”的比例均低于15%。综合评价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承载水平可得,空间和心理为“弱载”,生态承载水平为“接近”承载力,应予以重视,设施承载力已“达到”承载力,亟需改善。(6)评价了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环带的空间承载力。北京城郊五个森林游憩环带的总体日空间承载力约498万人次,相当于北京城郊森林整体游憩承载力的2/3。其中房山-门头沟森林游憩环带约196万人次/日,延庆-昌平森林游憩环带约124万人次/日,平谷-顺义森林游憩环带约95万人次/日,密云-怀柔森林游憩环带约59万人次/日,近郊妙峰山森林游憩环带约24万人次/日。建议依据空间承载潜力构建城郊森林游憩的发展规划、加强引导、合理分流。依据森林游憩环带的资源特点和功能布局,本文提出了林种调整建议,调整后北京市风景游憩林所占面积将由52253.6 hm2提高到158504.84 hm2,所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由8.44%提高到25.70%,防护林所占面积将由378043.8hm2降低到271792.56hm2,所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由60.05%降低至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