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含有否定本质的言语反讽,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视角也从最初的修辞学转移到今天日渐盛行的语言学。就语言学领域而言,目前为止,对言语反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言语反讽的本质及其限制条件;言语反讽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以及言语反讽的跨文化研究。本文以杨庆云在2013年提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美国CNN的一档政治辩论节目“交火”中的言语反讽进行研究,试图归纳政治辩论节目中不同类型言语反讽的语用效果,以及言语反讽与节目会话的关系。杨庆云在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理论上结合了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从而提出了四种认知参照点模型。悖论式参照点模式基于相邻的隐喻映射结构,类比式参照点模式和递进式参照点模式都基于相似的隐喻映射结构,鸟巢式参照点模式基于意象图式结构。作者从CNN官网收集了2013年9月到2014年2月之间的121期节目稿,共计484,000字,收集到96个言语反讽语例。运用参照点模式将语料分析后,研究结果发现:1.悖论式言语反讽使用频率最高,说话人使用它攻击对话人,用以讽刺对方,降低对方信用度,使观众接受说话人的观点。2.悖论式言语反讽和类比式言语反讽承载两种批评和幽默两种功能。3.递进式和鸟巢式言语反讽比前两种结构更复杂,使用更正式,只表达否定意义的评价。4.在节目前半部分,类比式言语反讽和递进式言语反讽只用于表达否定意义的评价,节目后半部分悖论式和类比式出现得较多,只用于制造幽默。究其原因:1.政治类辩论节目前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通常很激烈,在节目快结束时气氛才有所缓解。2.语言是对话人顺应的结果。听话人在语境,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影响下,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选择,满足交际需要。3.对话人在辩论时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创造的自我形象,为自己的观点谋求更多支持,获取正面社会价值,始终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说服听话人接受自己的立场。言语反讽中凸显的矛盾引人注意,却因为言语反讽的间接性,讽刺效果有所减弱。言语反讽比直言更委婉,能够在激烈地讨论中达到讽刺、批评的目的同时维护双方的面子。本文研究对反语理解和运用有意义,于辩论比赛,言语反讽是强有力的攻击。本论文的局限在于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可能导致对语料理解不够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