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择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和胶原纤维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通过电镜技术研究骨骼肌线粒体的结构参数,取得了以下结果。1.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纤维直径逐渐增大,且同种动物不同年龄阶段肌纤维直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骨骼肌肌纤维表面积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表面积密度逐渐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日龄的大通牦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与平原黄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相比,表现如下特点:1日龄、30日龄大通牦牛肌纤维直径小于平原黄牛肌纤维直径,180日龄肌纤维直径大于平原黄牛肌纤维直径,而成年牦牛肌纤维直径又小于平原黄牛肌纤维直径,即随着年龄增长,大通牦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与黄牛肌纤维直径比呈现细→粗→细的变化特点,且此种趋势的变化在30日龄表现为一个重要的节点;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同日龄大通牦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与平原黄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相比,表现为大→小→大的趋势。2.大通牦牛骨骼肌胶原纤维含量从1日龄的一个相对低点,到30日龄迅速增长至一个峰值,然后再逐渐下降,至成年时,胶原纤维含量降至最低。平原黄牛骨骼肌胶原纤维含量1日龄处于峰值,与其它年龄组差异显著(P <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纤维含量下降,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胶原纤维含量均高于平原黄牛胶原纤维含量,且差异显著(P <0.05)。3.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均在30日龄先降到一个相对低点,然后逐渐升高,到成年时达到最高,差异极显著(P <0.01)。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平原黄牛,且差异极显著(P <0.01)。4.大通牦牛骨骼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的特点,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而面数密度和面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特点,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体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线粒体与同日龄平原黄牛比,表现为线粒体小、数量多的特点,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在出生时已获得良好的组织遗传学特性,表现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直径细,表面积密度大,胶原纤维含量高、微血管密度大,线粒体平均体积小、面数密度、面密度、体密度高的特点。而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通牦牛骨骼肌在组织结构及形态学方面表现为多种适应性的变化过程,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直径逐渐增粗,表面积降低,胶原纤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微血管密度先降低再升高、线粒体平均体积先降低再升高、面数密度先升高再降低,体密度逐渐增加的特点。其中30日龄是犊牦牛适应外界环境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