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都受到冲击,乡村景观生态系统和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岌岌可危,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脉,发展农村经济,满足游憩需求,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重塑,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风貌是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确立的目标。绿道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和先进的规划理念,为我们解决城乡土地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冲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念和措施,仅有短短百余年历史的绿道以其独特的魅力掀起了全球化的绿道运动。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在我国当前的绿道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城市区域,对乡村绿道理论尤其是乡村绿道网络构建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随着我国绿道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加之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急切需要加强符合我国实际的乡村绿道规划理论研究以指导村绿道建设实践。本研究以乡村绿道规划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城乡规划与现代景观规划等理论为依据,借用GIS技术,采用实地调研、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与整体、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基础研究: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及方法。②资源要素评价体系构建: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对生态型、文化型、游憩型、产业型等四种类型的乡村绿道规划要素进行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并通过判别矩阵量化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值,构建各类型乡村绿道网络规划的资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③乡村绿道规划流程及方法: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重力模型、最小耗费模型、可达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和工具,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绿道网络构建流程及网络比选优化方法。④实践研究:以上冶镇乡村绿道网络构建为实例,将绿道网络空间布局及方案优化方法运用到实际规划过程中,探索典型乡村区域的绿道网络构建过程。主要研究成果:本研究一方面将乡村资源要素归纳到定量评价体系中,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和理论模型构建优化规划要素的关联组合,将功能和空间紧密结合,提高了乡村绿道网络的效能。在乡村绿道规划理论和规划实践方面,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①乡村绿道网络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复合的特点,应采取“分层+叠加”的基本规划思路,并将其分解为“基础调研—要素评价—分层构建—合成优化—方案比选—设计深化”的规划逻辑步骤。②规划资源要素评价是乡村绿道网络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确定绿道网络节点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不同类型乡村绿道的规划要素评价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生态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从景观格局、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三个层面分级赋值;文化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从传统建筑与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三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游憩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从景观资源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社会服务功能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要素从资源因子、环境因子、体验因子、市场因子、科技因子、规模因子、竞争因子等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③在乡村绿道网络构建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要素评价和网络优化两个环节,同时加强规划的全过程控制,针对不同的乡村绿道类型采用适合的分类构建流程及方法。规划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镶嵌叠合的方式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确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运用最小耗费路径模型和重力模型定量分析与评价节点之间、廊道与节点的相对作用强度,运用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及指标对景观异质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化指数进行计算,选取网络节点和潜在网络廊道;通过网络结构分析、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廊道曲度计算以及采用缓冲区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居民可达性和游客可达性计算,优化网络结构;通过空间耦合、结构耦合和功能耦合形成优化后的复合型乡村绿道网络。④在潜在廊道选取及网络优化过程中,合理的数学模型构建和定量分析是保障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合理采用重力模型、最小耗费路径模型、景观格局评价指数以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达性分析、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可为绿道网络构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本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①对乡村绿道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乡村绿道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明确了乡村绿道的分类和分级标准,提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策略。②对不同类型乡村绿道网络规划的资源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出各类型乡村绿道网络规划主要影响因子,并计算各因子权重,构建了科学的乡村绿道网络规划资源要素评价体系。③探索了不同类型乡村绿道网络的构建流程和具体方法,在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的具体技术方法上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④以费县上冶镇乡村绿道网络构建为实例,对典型区域的乡村绿道网络构建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相似地域的乡村绿道网络构建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