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电图对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导管消融的效率。Mason-Likar导联系统的位置即为常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电极放置位置,同时也是射频消融术中的常规电极安置位置。本文的目的是比较Mason-Likar导联与常规心电图对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成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术及射频消融术的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70例。术前分别行常规导联及Mason-Likar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律失常发作时I、a VL导联QRS波方向,II、III、a VF导联QRS波方向,下壁导联有无切迹,V1导联QRS波形态,胸前导联移行区以及胸前导联移行指数,V1、V2导联的R/S振幅指数及R波时限指数,V5、V6导联QRS波形态,初步判断室早来源。入选标准:1有明确因早搏引起的临床症状,例如胸闷、心悸、气短、失眠等,以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2室性早搏总数大于每日心搏总数的10%,或者>10000次/24小时,无论有无临床症状。3早搏次数较多,检查时发现心脏扩大,可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考虑为心动过速继发的心肌病者)。排除标准:1可逆性病因引起的早搏: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未经治疗的甲状功能亢进症,近期有心、胸外科手术史者。2患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3窦房结功能不良及起搏器械植入者。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并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术前各项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血型),明确无手术禁忌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相关事宜,签订手术同意书。完善术前准备后在Carto3标测系统下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明确消融靶点,比较两者差异。术后心电监测24小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I导联QRS波方向上,部分患者在常规心电图表现为正向波,而在Mason-Likar导联上表现为负向或者正负双向(P=0.00),进一步分析两者在I导联的差异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前后来源及左、右窦来源的PVC(46例)的判定无统计学意义(P=0.36);两者在a VL导联QRS波方向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壁导联QRS波方向上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下壁导联有无切迹的观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对于V1导联QRS形态的判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在V1、V2导联R/S振幅指数和R波时限指数上对定位RVOT和LCC来源PVC(50例)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08);Mason-Likar导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在胸前V3导联处移行稍早(P=0.016),两者在胸前V3导联的差异对区分左、右室来源的早搏无统计学差异(P=0.453),两者对胸前导联移行指数的判定无统计学差异(P=0.063);两者在V5、V6导联QRS的形态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比较,Mason-Likar导联与常规心电图对于流出道室早来源的定位无显著差异(P=0.092)。结论:I导联QRS波呈正向多提示PVC来源点靠后,呈负向或正负双向提示PVC来源点靠前,Mason-Likar导联系统与常规心电图在I导联QRS波方向存在差异,但对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前后及左、右窦来源的早搏的定位无差异;Mason-Likar导联系统在胸前V3导联处较常规导联移行稍早,两者在胸前V3导联的差异对区分左、右室来源的早搏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比较,Mason-Likar导联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心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性早搏具有同样的定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