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里,随着学术界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使用者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开始吸引更多学者注意。虽然目前有很多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和影响,但是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仍十分匮乏和欠缺。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则有关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不一致,二则尚无研究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交媒体的不同特征对倦怠成因的影响,三则针对国内社交媒体的倦怠研究过少。因此,本文选用微信和微博,对比二者在社交媒体倦怠成因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即某些因素在微信中会影响倦怠,但是可能在微博中无影响,那么这些影响因素则不能被纳入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交媒体的倦怠成因模型中。本文采用压力-紧张-结果模型、隐私计算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和过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五个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即印象管理忧虑、隐私忧虑、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在微信和微博间倦怠机制的差异。之前从未有学者单独在微博中研究以上五个因素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微信和微博是国内两种代表性社交媒体,微信的根本属性为社交属性,而微博的根本属性为媒体属性。微信最重要的功能是与他人交流和保持联系,而微博则更加关注海量信息的分享与传播。根本属性的不同可能会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造成不同影响,因此我们假设印象管理忧虑、隐私忧虑和社交过载可能会在微信和微博中对倦怠有不同影响。研究数据来自问卷星回收的577份在线问卷,其中490份为有效问卷,主要调查对象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通过用工具SPSS17.0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对微信用户而言,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微博用户无显著影响。(2)隐私忧虑和社交过载在微信和微博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二者对社交媒体倦怠均无显著影响。(3)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在微信和微博中对社交媒体倦怠都有显著正向影响。(4)社交媒体倦怠对不持续使用意愿在微信和微博中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在微信和微博间表现不同,可能是由二者的不同媒体特征造成,这与我们的假设相一致。与微博相比,微信上的好友多为真实生活中的朋友,而人们则更在意自己发的状态是否会给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造成社交媒体的使用倦怠。而与假设相反,隐私忧虑在微信中对社交媒体倦怠无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与牺牲一点点隐私相比,与他人保持社交关系更加重要,用户宁愿牺牲自己的隐私安全换取与朋友的微信联系。社交过载在微信中对社交媒体倦怠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样本选取偏差造成,本研究样本女性过多,而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处理社交压力。另外,大学生群体与社会群体相比,微信朋友数量较少,面临的社交压力也更少,因此造成社交过载对社交媒体倦怠并无显著影响。总之,本文发现一个因素即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在微信和微博中有不同影响,因此今后学者在研究倦怠的影响因素时,需要考虑不同社交媒体的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者、信息和服务提供商都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来避免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今后学者可纳入更多社交媒体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社交媒体间的差异,并确定适用于所有社交媒体的倦怠成因机制。今后还需要进行更多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工作和教育背景的大样本群体的实证研究,以及更多定性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