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苏区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全称为中央苏维埃区域,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作为全国统一的工农民主政权,有直接管辖的连片区域,有军队和人民,除采取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战争手段保土卫民、巩固统治外,还必须进行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社会建设,建设新型国家。为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建设实践与理论活动,有力地保障了苏维埃建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
社会建设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经济(含工农商林牧副等),金融、交通(含邮电)、文体,教育、医药卫生、社会生活习俗等一切关乎社会存在发展方面都在其内。限于资料和考虑到苏区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社会建设基金的来源及用途,和社会保障、水利林业、邮电交通、体育卫生和城市建设等具体的社会专项建设工作情况。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机构,主要有劳动部的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和经济评判局;内务部的社会保障管理局、优待红军家属局;红军部队的后勤部、供给部、兵站、医政局、保健局、医院、休养所等;工会、革命互济会等群团组织;中央防疫委员会、失业救济委员会、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抚恤委员会、中华赤色体育委员会、防疫委员会、桥路委员会、山林委员会等。这些社会建设机构主要职责是:没收、分配土地及房屋;整理耕田;办理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及其家属;救灾;优抚;进行体育卫生、邮电交通、水利林业和市政建设;实行《劳动法》;兴办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社会建设基金是社会建设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建设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条件。中央苏区开辟了筹集社会建设基金的多种渠道,主要有: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战争中筹款,到白区筹款;地主罚款、富农捐款、商人筹款;雇主支付,政府津贴,交纳会费;税收;发行公债;群众捐助;节省开支;现金集中,严禁贪腐。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基金主要用于保障社会建设的专项经费等。
中央苏区的社会保障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政府依法建立和实施的各种社会优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行为与措施的统称。中央苏区的社会优抚主要是指红军优抚和工人优抚。红军优抚的主体性工作有三项:优待、抚恤与安置。优待红军,包括优待红军士兵和红军家属;抚恤红军主要由中央苏区各级抚恤委员会主管,该委员会对涉及抚恤红军的各项工作的范围,诸如国家补助终身生活费、供给医疗费、终身抚恤金以及死亡抚恤、家属抚恤,颁发抚恤证书等,均作出明确的明文规定;红军安置工作有休养安置、退役安置和退休安置三种方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政府还开展了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等活动;施行了工资福利、节假日福利、住房福利、人寿福利等;实施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颁布水利政策,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陂圳,成立管水队,-力争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努力夺取农业生产丰收。毛泽东总结中央苏区水利实践的经验,撰文《我们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重要思想,不但对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此后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影响深远。在林业建设方面,中央苏区进行了山林分配与管理,颁发"耕山证",成立看护队;设立"植树节",开展群众植树造林运动,美化苏区环境;推行以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业建设,以支援革命战争
交通邮电也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立了邮政交通干线和交通站、邮政分局、代办所等机构,设置红军信柜优待红军及其家属通信;创建了苏区有线电和无线电通信;开展了修整道路、渡口和桥梁,创建军事和经济交通,开辟秘密交通线,实行赤色戒严等交通建设,护卫红色政权。
体育卫生是中央苏区崭新的、极具生机的社会事业。为了增强苏区军民的体质,活跃艰苦斗争环境下得精神氛围,维护苏区民众的健康,开展了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客家体育等丰富多彩的赤色体育运动,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
中央苏区的主要区域无疑是农村,但城市建设工作并未因此忽视。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攻占江西吉安、福建漳州等中小城市后,随即开展了筹款、发动群众和建立红色政权等工作。将长汀县城建设成为红色"小上海",在兴国县城进行防空建设,将瑞金建设为美丽的"红都"。毛泽东《寻乌调查》既是中央苏区城市建设调查研究的杰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与管理经验的重要借鉴。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是革命战争胜利进行的坚实支柱,维护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生活质量,是中央苏区社会进步的标杆,塑造了一代新人成为国家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栋梁。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经验有: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克服左右倾错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政府主导,社会监督;注重节日纪念,加强巡视工作;运用调查统计方法;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安抚社会;部门协调,合力建设等。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社会建设必须考虑社会环境,规划建设。军人保障是社会建设的永恒主题。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体系。社会效益是社会建设的最高准则,要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搞好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利国利民,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建设工作队伍,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社会建设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经济(含工农商林牧副等),金融、交通(含邮电)、文体,教育、医药卫生、社会生活习俗等一切关乎社会存在发展方面都在其内。限于资料和考虑到苏区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社会建设基金的来源及用途,和社会保障、水利林业、邮电交通、体育卫生和城市建设等具体的社会专项建设工作情况。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机构,主要有劳动部的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和经济评判局;内务部的社会保障管理局、优待红军家属局;红军部队的后勤部、供给部、兵站、医政局、保健局、医院、休养所等;工会、革命互济会等群团组织;中央防疫委员会、失业救济委员会、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抚恤委员会、中华赤色体育委员会、防疫委员会、桥路委员会、山林委员会等。这些社会建设机构主要职责是:没收、分配土地及房屋;整理耕田;办理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及其家属;救灾;优抚;进行体育卫生、邮电交通、水利林业和市政建设;实行《劳动法》;兴办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社会建设基金是社会建设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建设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条件。中央苏区开辟了筹集社会建设基金的多种渠道,主要有: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战争中筹款,到白区筹款;地主罚款、富农捐款、商人筹款;雇主支付,政府津贴,交纳会费;税收;发行公债;群众捐助;节省开支;现金集中,严禁贪腐。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基金主要用于保障社会建设的专项经费等。
中央苏区的社会保障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政府依法建立和实施的各种社会优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行为与措施的统称。中央苏区的社会优抚主要是指红军优抚和工人优抚。红军优抚的主体性工作有三项:优待、抚恤与安置。优待红军,包括优待红军士兵和红军家属;抚恤红军主要由中央苏区各级抚恤委员会主管,该委员会对涉及抚恤红军的各项工作的范围,诸如国家补助终身生活费、供给医疗费、终身抚恤金以及死亡抚恤、家属抚恤,颁发抚恤证书等,均作出明确的明文规定;红军安置工作有休养安置、退役安置和退休安置三种方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政府还开展了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等活动;施行了工资福利、节假日福利、住房福利、人寿福利等;实施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颁布水利政策,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陂圳,成立管水队,-力争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努力夺取农业生产丰收。毛泽东总结中央苏区水利实践的经验,撰文《我们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重要思想,不但对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此后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影响深远。在林业建设方面,中央苏区进行了山林分配与管理,颁发"耕山证",成立看护队;设立"植树节",开展群众植树造林运动,美化苏区环境;推行以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业建设,以支援革命战争
交通邮电也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立了邮政交通干线和交通站、邮政分局、代办所等机构,设置红军信柜优待红军及其家属通信;创建了苏区有线电和无线电通信;开展了修整道路、渡口和桥梁,创建军事和经济交通,开辟秘密交通线,实行赤色戒严等交通建设,护卫红色政权。
体育卫生是中央苏区崭新的、极具生机的社会事业。为了增强苏区军民的体质,活跃艰苦斗争环境下得精神氛围,维护苏区民众的健康,开展了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客家体育等丰富多彩的赤色体育运动,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
中央苏区的主要区域无疑是农村,但城市建设工作并未因此忽视。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攻占江西吉安、福建漳州等中小城市后,随即开展了筹款、发动群众和建立红色政权等工作。将长汀县城建设成为红色"小上海",在兴国县城进行防空建设,将瑞金建设为美丽的"红都"。毛泽东《寻乌调查》既是中央苏区城市建设调查研究的杰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与管理经验的重要借鉴。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是革命战争胜利进行的坚实支柱,维护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生活质量,是中央苏区社会进步的标杆,塑造了一代新人成为国家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栋梁。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经验有: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克服左右倾错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政府主导,社会监督;注重节日纪念,加强巡视工作;运用调查统计方法;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安抚社会;部门协调,合力建设等。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社会建设必须考虑社会环境,规划建设。军人保障是社会建设的永恒主题。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体系。社会效益是社会建设的最高准则,要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搞好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利国利民,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建设工作队伍,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