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特别是高位肛瘘,诊断治疗难度大,为医学界难治性疾病之一,多次手术可损伤肛门功能。国内外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方式多样,多以括约肌功能保护术式为主。祖国医学对高位肛瘘的治疗为挂线疗法,如何将治疗肛瘘与保护肛门括约肌统一起来解决临床问题,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并利用MRI不同序列提高对肛瘘内口、瘘管的诊断准确性,为高位肛瘘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目的:1.通过对比T1WI序列、T1WI FS序列、T2WI序列、PD FS序列和T2WI FS序列、T1WI+CE序列六组序列对肛瘘内口、瘘管及脓腔的检出诊断准确性评价。比较六组序列在评估肛瘘形态学改变方面的价值,探索MRI诊断肛瘘形态改变的最佳序列。2.通过基于括约肌功能保护的高位肛瘘分次虚实高挂术的评价研究,验证“基于括约肌功能保护的高位肛瘘分次虚实高挂术的”的临床疗效,对比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挂线引流术与紧线术的操作,形成临床标准化操作规范。材料与方法:1.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且符合肛瘘的诊断标准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前行T1WI、T2WI、PD FS和T1WI FS、T2WI FS、T1WI+CE六组序列扫描,近期行肛肠外科手术并通过术中情况、术后病理证实肛瘘诊断。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MRI各序列内口和肛瘘清晰度进行独立的评分,对MRI各序列中内口、瘘管的清晰度评分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对内口、瘘管显示率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评价MRI对内口及瘘管诊断与手术标准的一致性,用四格表评价MRI诊断的准确性分析。2.纳入符合入组标准住院患者82例,课题经过曙光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同意(2019-694-49-01),给予入组患者充分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通过开放性随机单盲设计,试验组给予高位肛瘘分次虚实高挂术,术中挂虚线,待后期挂线处瘘管及内口肉芽填充后,给予分次紧线。对照组给予经典高位肛瘘挂线术(术中一次性紧线),术前对两组患者肛管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 AM),肛周MRI检查,肛瘘Parks分类,瘘管管径,瘘管高度,括约肌复合体长度、厚度,及内外括约肌厚度,作为基线资料对比。主要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术后疼痛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肛管直肠测压,肛门括约肌维度变化。次要评价指标为挂线脱落时间、术后出血、尿潴留、排便情况及创面感染情况。结果:第一部分:选择观察41例患者中,以术中发现内口瘘管情况为标准,经MRI及手术诊断出内口(59/56)个;经MRI及手术诊断瘘管(72/72)根。对肛瘘内口的诊断真阳性53个,假阳性6个,假阴性3个;对瘘管诊断真阳性70个,假阴性2个(术中发现为瘘管为两支),假阳性2个(术中未触及瘘管组织),上述患者均为入院手术患者,未发现真阴性患者;经手术诊断,内口位置在齿线处37个(62.71%),齿线上22个(37.29%);41例患者依据瘘管位置及与括约肌关系按肛瘘parks分类标准:括约肌间肛瘘18/41,经括约肌肛瘘22/41,括约肌上肛瘘1/41,括约肌外肛瘘未见。肛瘘St.James`s大学医院分级分为:1级0例;2级5例(12.2%);3级20例(21.2%),4级11例(26.8%);5级4例(9.8%)。MRI下测量患者瘘管主管直径(8.33±4.49)mm,主瘘管高(32.82±14.54)mm,括约肌复合体(40.80±9.20)mm,内括约肌厚度(3.05±0.92)mm,外括约肌厚度(4.62±0.92)mm。各序列的内口、瘘管的形态清晰度两位读片医师的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一致性较好。对内口、瘘管清晰度及显示率的评价:各序列显示率由高到低依一次是T2WI FS序列(83.1%),PD FS序列(83.1%),T1WI+CE序列(83.1%),T1WI FS序列(78%),T2WI序列(10.2%),T1WI序列(3.4%)。各序列瘘管显示率各序列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PD FS序列(95.8%),T2WI FS序列(94.4%),T1WI+CE序列(94.4%),T1WI FS序列(93.1%),T2WI(38.9%),T1WI序列(36.1%);MRI对肛瘘内口诊断准确性评价:敏感度=93.0%,特异度=0,PPV=89.9%,NPV=0,Kappa=0.282,诊断一致性一般。对瘘管诊断准确性评价:敏感度=97.2%,特异度=0,PPV=97.2%,NPV=0,Kappa=0.462,诊断一致性中等。第二部分:1.临床疗效及痊愈时间:试验组治愈30例(75%),好转10例(25%),无效0例;对照组愈治30例(71.4%),好转12例(28.6%),无效0例,p=0.7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皮筋脱落时间为(12.5±3.58)天,对照组为(9.55±3.13)天,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痊愈时间(37.3±7.67)天,对照组痊愈时间(41.52±8.52)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安全性评价:(1)两组的肛管直肠测压手术前后的对比,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肛管舒张压、咳嗽反射肛管收缩压术前术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长度手术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改变比较,肛管静息压、咳嗽反射肛门收缩压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肛管长度、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肛管舒张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2)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Wexner评分术后一周、术后一月、术后三月、术后6月分别为5.08±3.91和5.31±4.46、1.70±2.72和1.48±1.89、0.83±1.55和1.98±3.45、0.75±1.56和1.64±3.04,术后一周至术后六月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肛门狭窄:术后一月时试验组3例轻度狭窄,对照组2例轻度狭窄,经秩和检验χ~2=0.265,p=0.60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挂线脱落瘢痕组织部分离断,两组均无狭窄患者。3.术后症状: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肛门坠胀、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第一天试验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7、14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创面渗液及排便情况术后第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情感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MRI为肛瘘的术前诊断评估提供了一种准确率高、高效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准确给出肛瘘术前瘘管、内口的轨迹位置形态特征。以上六个序列,两读片者间对内口和瘘管的清晰度评分和诊断的一致性较好。T2WI FS结合PD FS序列对内口、瘘管显示率高于其他序列。T2WI FS和PD FS两序列相结合可作为无创性评价肛瘘形态学改变的最佳序列,MRI对内口的诊断一致性一般,对瘘管的诊断一致性中等,对肛瘘Parks分型诊断一致性良好。2.本研究验证了基于括约肌功能保护的高位肛瘘分次虚实高挂术治疗高位肛瘘安全性优于高位肛瘘一次性挂线术。术后疼痛、渗液、排便情况发生率低于高位肛瘘一次性挂线术。两组远期疗效及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依据肛周MRI影像学评估安全性及肛门恢复情况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