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土默特左旗伊利敕勒川奶源基地碱化土壤及作物,旨在揭示盐碱地改良效果规律及对植物的影响,为盐碱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结果如下:1、土壤化学性质:改良前pH值为9.68,改良两年后pH值均在8.2以下,其中耕作层pH值降低在7.5-8.0之间;土壤水溶性盐的变化亦然,与对照相比改良后土壤中碳酸根、重碳酸根明显下降,而硫酸根、钠离子显著增加,表明碱化土壤之胶体钙钠交换正常;土壤碱化度的变化更为明显,对照碱化度高达57.21%为典型碱土,改良第一年碱化度下降到20%以下为轻度碱化,第二年则下降到10%以下为正常土壤;改良过程中电导率(土壤盐分)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同样表明碱化土壤转变为中性盐的过程。2、物理性状:改良前土壤容重达到1.7左右,两年后下降到1.4左右,尤以表层土壤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相比土壤硬度的变化更为明显,第一年下降了50%;第二年下降到20-30%;土壤渗透率亦显著提高,第一年渗透率提高了3倍,第二年提高了4至7倍。3、青贮玉米种植与对照出苗率33%(平均)相比显著提高,第一年达到88%,第二年达到98%。4、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碱化土壤综合评价,与改良前及对照比较,改良后土壤碱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持续逐渐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