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开始推行公司上市计划起,高管的薪酬激励计划和内部寻租行为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不断在刷新着最高纪录,但与之对应联的公司业绩却并没有取得相当的增长。于是,学者们开始意识到管理层薪酬支出可能已成为委托代理成本的一部分。高管薪酬激励计划并没有如预期般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反而成为了委托代理成本的一部分。因此今后该如何完善该计划、如何在激励的同时做好对高管行为的约束监督,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
本文第一章对企业理论进行了回顾,阐明了企业产生的原因。本章第一节综述了企业的契约性,从Coase、Williamson、张五常的企业理论中,分析了企业形成的原因。企业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成为了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该集合体以其本身的长期契约替代了市场中的短期契约。有关企业所有权的综述表明,契约的权利可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和剩余权利。当合约赋予的特定权利能与企业资产控制权一一对应时,上述两种权利将没有区别,把权利赋予任何一方,企业都将高效运行。但是当约定上述能一一对应的契约成本太高时,有效的做法是将剩余权利出售。而获得剩余权利的一方即获得了所有权。从成本的角度看,在现实交易中会存在摩擦,即价格机制的运行需要成本,如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和签订合约成本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式的出现起到了降低该成本的作用,同时替代了局部的市场。
第二章回顾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寻租理论。一方面认为管理层权力理论指出了高管寻租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认为寻租理论指出了高管寻租的内在动机。对寻租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有秩序的市场结构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能力或获得的机会不断的去追求自己与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称为寻利。对管理层权力理论的研究表明: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企业,股东不直接与高管薪酬的契约签订,而是通过聘请作为中介的董事会间接的商定契约。除非董事会利益与股东完全符合,否则“签订契约”与“最优契约”的差别可能产生新的委托代理问题。可见寻租行为是管理权力理论的现实反映;
第三章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国外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已十分丰富,解释了很多契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既检验出正相关性也得出过负相关性。这说明了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并不完全相互矛盾,从一定角度讲后者是对前者的有效补充。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得出负相关的结果,理由是企业高管拥有权力,并存在道德风险,所以有动机通过自身权力获取更多在职消费来增加自己私人收益,从而损害股东利益。同时我国因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出现了很多国外公司治理过程中从未遇到的问题,如我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该问题源于政府对国有资产产权控制的不到位,即国家作为股东对企业高管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后者的权力不断膨胀,从而利用在职消费等方式以权谋私。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本文提出了3个假设:第一,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性;第二,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呈正相关性;第三,我国上市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自身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影响更大。
第四章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从2007年到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管理层权力对在职消费和货币薪酬的影响做了几个方面的实证检验。数据处理方面,样本选自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以及公司年报,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翻阅该公司公开财务报表获得。同时对所有样本做了以下筛选:剔除所有被冠以ST、PT标志的样本;剔除连续两年亏损的样本;剔除当年IPO的样本;剔除注册会计师师未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样本;剔除同时发行了H股和B股的样本;剔除了无法收集到完整数据的样本。最终得到2721家企业的16417项数据。同时本文参考了陈俊(2011)的做法,建立了三个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第一,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高管是否兼任董事成员与其薪酬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但结果并不显著;高管持有公司股份越多,其薪酬水平越高,且结果相当显著;高管薪酬与任职年限长短具有负相关性,且未能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高管薪酬与综合控制权力变量的正相关性,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把衡量高管权力的三个指标综合来分析,高管会在自己手中权力变大时,通过影响董事会来提高自己的薪酬数额。第二,高管两职兼任与在职消费成呈正相关性,但是未通过置信度10%的检验;持股比例越大,高管在职消费越高,且通过了置信水平1%的检验;高管任期年限与在职消费呈显著正相关性;在职消费与高管权力综合变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同时,在此条件下外部独立董事占比、企业资产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都与在职消费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将高管权力控制在一定水平时,在职消费与薪酬水平呈负相关性,且通过了置性水平1%的检验。第三,在国企与非国企的比较中。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持股比例与其薪酬和在职消费有更强的正相关性,但在职消费未能通过置信水平10%的检验。高管在职年限的长短与薪酬数额和在职消费也具有正相关性,且对在职消费数额的影响比对薪酬数额的影响要大,同时在职消费通过了显著性为1%的检验。在国有企业中,高管持股与其薪酬及在职消费具有正相关性,且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都能通过检验。同时,高管在职年限的长短与薪酬数额及在职消费具有正相关性,但薪酬数额未能通过置信水平10%的检验;第四,在行业分类分析中。六大行业中,只有房地产、工业、商业计算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大部分回归结果都很显著。任职年限长短对高管薪酬及在职消费的影响,六大行业中,只有金融业、房地产、工业有显著回归结果。
本文第一章对企业理论进行了回顾,阐明了企业产生的原因。本章第一节综述了企业的契约性,从Coase、Williamson、张五常的企业理论中,分析了企业形成的原因。企业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成为了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该集合体以其本身的长期契约替代了市场中的短期契约。有关企业所有权的综述表明,契约的权利可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和剩余权利。当合约赋予的特定权利能与企业资产控制权一一对应时,上述两种权利将没有区别,把权利赋予任何一方,企业都将高效运行。但是当约定上述能一一对应的契约成本太高时,有效的做法是将剩余权利出售。而获得剩余权利的一方即获得了所有权。从成本的角度看,在现实交易中会存在摩擦,即价格机制的运行需要成本,如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和签订合约成本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式的出现起到了降低该成本的作用,同时替代了局部的市场。
第二章回顾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寻租理论。一方面认为管理层权力理论指出了高管寻租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认为寻租理论指出了高管寻租的内在动机。对寻租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有秩序的市场结构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能力或获得的机会不断的去追求自己与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称为寻利。对管理层权力理论的研究表明: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企业,股东不直接与高管薪酬的契约签订,而是通过聘请作为中介的董事会间接的商定契约。除非董事会利益与股东完全符合,否则“签订契约”与“最优契约”的差别可能产生新的委托代理问题。可见寻租行为是管理权力理论的现实反映;
第三章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国外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已十分丰富,解释了很多契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既检验出正相关性也得出过负相关性。这说明了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并不完全相互矛盾,从一定角度讲后者是对前者的有效补充。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得出负相关的结果,理由是企业高管拥有权力,并存在道德风险,所以有动机通过自身权力获取更多在职消费来增加自己私人收益,从而损害股东利益。同时我国因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出现了很多国外公司治理过程中从未遇到的问题,如我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该问题源于政府对国有资产产权控制的不到位,即国家作为股东对企业高管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后者的权力不断膨胀,从而利用在职消费等方式以权谋私。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本文提出了3个假设:第一,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性;第二,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呈正相关性;第三,我国上市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自身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影响更大。
第四章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从2007年到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管理层权力对在职消费和货币薪酬的影响做了几个方面的实证检验。数据处理方面,样本选自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以及公司年报,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翻阅该公司公开财务报表获得。同时对所有样本做了以下筛选:剔除所有被冠以ST、PT标志的样本;剔除连续两年亏损的样本;剔除当年IPO的样本;剔除注册会计师师未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样本;剔除同时发行了H股和B股的样本;剔除了无法收集到完整数据的样本。最终得到2721家企业的16417项数据。同时本文参考了陈俊(2011)的做法,建立了三个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第一,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高管是否兼任董事成员与其薪酬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但结果并不显著;高管持有公司股份越多,其薪酬水平越高,且结果相当显著;高管薪酬与任职年限长短具有负相关性,且未能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高管薪酬与综合控制权力变量的正相关性,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把衡量高管权力的三个指标综合来分析,高管会在自己手中权力变大时,通过影响董事会来提高自己的薪酬数额。第二,高管两职兼任与在职消费成呈正相关性,但是未通过置信度10%的检验;持股比例越大,高管在职消费越高,且通过了置信水平1%的检验;高管任期年限与在职消费呈显著正相关性;在职消费与高管权力综合变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同时,在此条件下外部独立董事占比、企业资产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都与在职消费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将高管权力控制在一定水平时,在职消费与薪酬水平呈负相关性,且通过了置性水平1%的检验。第三,在国企与非国企的比较中。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持股比例与其薪酬和在职消费有更强的正相关性,但在职消费未能通过置信水平10%的检验。高管在职年限的长短与薪酬数额和在职消费也具有正相关性,且对在职消费数额的影响比对薪酬数额的影响要大,同时在职消费通过了显著性为1%的检验。在国有企业中,高管持股与其薪酬及在职消费具有正相关性,且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都能通过检验。同时,高管在职年限的长短与薪酬数额及在职消费具有正相关性,但薪酬数额未能通过置信水平10%的检验;第四,在行业分类分析中。六大行业中,只有房地产、工业、商业计算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大部分回归结果都很显著。任职年限长短对高管薪酬及在职消费的影响,六大行业中,只有金融业、房地产、工业有显著回归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