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主要是由首次感染疱疹后潜伏在感觉神经节(脊神经节和半月神经节)内的水痘—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ous,VZV)复苏、复制、损害感觉神经及其支配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皮肤愈合后,大多数患者会遗留一个沿疱疹区域呈带状分布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ticneuralgia, PHN),该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以下特点:疼痛顽固,病程越长治愈困难越大。目前医学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对于该疼痛治愈相当困难,很多药物都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且复发率高。因此本课题着力于研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脑部区域活动变化情况并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分析所得相关数值,通过对所得结果分析对比,观察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情况,以及急慢性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脑活动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拟行功能核磁共振20例,分为2组,A1组10人,该组均患有带状疱疹且病程在3个月内;A2组10人,该组也均患有带状疱疹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同时招募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名,组成A3组。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受检者脑区域脑活动的变化并通过ALFF分析得到相关数值,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该研究观察发现1、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与未患病患者对比发现,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有些脑区域(左侧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前额叶)活动明显强化,ALFF数值也相应增大,还有一些脑区域(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扣带回)活动明显减弱,ALFF数值也相应降低。2、通过该研究还发现急性期带状疱疹后疼痛与慢性期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相比,这些脑区域(左侧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前额叶)活动慢性期比急性期增强更加明显,ALFF数值也明显增大,而这些区域(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扣带回)脑活动慢性期比急性期减弱更加明显,ALFF数值也明显降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也观察到急慢性带状疱疹后疼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以上结果给治疗急慢性带状疱疹后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希望该研究能加快攻克该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带状疱疹后疼痛不仅仅侵犯外周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损坏。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与健康受检者相比,脑区域活动发生明显变化,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该变化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