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分析妊娠24~28周孕妇外周血CRP、IGF-1IGFBP-1与GDM的相关性,为寻找早期预测GDM的生物学指标提供前期研究。
2筛查GDM发病人群的高危因素,重新审视GDM传统高危因素;期待通过检测CRP、IGF-1/IGFBP-1筛查GDM高危人群,在孕妇糖耐量受损前给以干预,降低GDM相关母婴并发症,甚至降低GDM的发病率。
[方法]
1妊娠24~28周GDM孕妇35例为实验组,同期NGT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孕妇外周血CRP、IGF-1及IGFBP-1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孕妇CPR、IGF-1及IGFBP-1表达的差异。
2分析中孕孕妇BMI与CRP、孕前BMI与GDM、IGF-1与IGFBP-1相关性;重新审视孕妇年龄、孕次、产次、BMI、CRP、IGF-1/IGFBP-1在GDM中的角色定位。
[结果]
1一般情况比较:实验组平均年龄(29.771±3.3262)岁,高于对照组(26.9±4.088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27);实验组平均产次(0.3143±0.5827)次,对照组(0.2333±0.504)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5547)。
2中孕BMI比较:实验组BMI(25.76±3.89)kg/m2较对照组(24.15±2.29)kg/m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269)。
3血清CRP水平:实验组(6.61±4.03)g/l,对照组(5.10±3.06)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99)。
4血清IGF-1水平:实验组(89.03±36.44)ng/ml,较对照组(148.18±53.13)n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P<0.05)。
5血清IGFBP-1水平:实验组(58.79±11.62)ng/ml较对照组(51.80±9.91)n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P<0.01)。
6相关性分析:体重指数(BMI)与血清CRP成正相关(r=0.62748,P<0.0001);IGF-1与IGFBP-1成负相关(r=-0.55985,P<0.0001)。
7孕前BMI与糖耐量受损相关,肥胖程度越重,发生GDM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14,P=0.0063)。
8实验组有家族糖尿病史9人,高于对照组2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87,P=0.0412);实验组平均年龄(29.771±3.3262)岁,高于对照组(26.9±4.088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27);尿糖阳性、阴道炎、不良孕产史、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孕前BMI越高,妊娠期发生糖耐量异常的几率越大、中孕BMI与CRP呈正相关。CRP对GDM风险的独立影响不能被证实,但GDM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孕中期的BMI显著相关,可能炎症介导的肥胖和炎症直接介导瓜抗和糖代谢失调有关,推测CPR介导的GDM不独立于肥胖之外。
2孕妇外周血IGF-1/IGFBP-1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当这种动态平衡受到各种原因发生改变时,调节血糖水平的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糖耐量异常发生。
3检测高危人群CRP、IGF-1/IGFBP-1表达的变化,预测GDM的发生,阻断其介导的GDM的中间途径,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GDM的新途径。
4定期产前检查,早期筛查发现糖耐量受损,早期干预,对降低GDM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