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话诗歌是一种特殊的会话形式,其施事性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宏观上,诗人以诗歌行事;在微观上,诗歌中的说话人以言行事。由于会话诗歌的施事性,会话诗歌往往呈现出某种语用特征。由于传统文学批评路径下的研究无法揭示会话诗歌的语用特征及其功能,所以有必要借助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会话诗歌。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即做事,强调言语的施事性,已被广泛运用于诗歌研究中。但是在分析诗歌中的言语行为时,学界更关注诗歌语言的施事性、诗歌内容的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极少运用该理论来探讨会话诗歌的语用特征。鉴此,本研究将以柯勒律治的会话诗歌《古舟子咏》为例,以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和Van Dijk关于宏、微观言语行为的观点为主要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该诗歌中的言语行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探讨《古舟子咏》的语用特征。 研究发现,《古舟子咏》主要具有两个层面的语用特征。在宏观上,诗歌作为一个言语行为,其言外之力体现了诗人劝说读者敬畏生命和尊重上帝的主要意图,其言后之果表明诗歌的言外之力已被部分读者接受并影响了其行为。在微观上,诗歌中的言语行为体现了诗歌内部说话人的劝说意图,具有说教功能和人际效果。老水手是该会话诗歌中的主要说话人,他努力维持自己的权威形象,主导会话,尽管其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各不相同,但都促进了其劝说意图的实现。宾客作为听话人,意识到了老水手强烈的说话欲望,以沉默为回应,给予了说话人表达情感和观点的空间,体现出老水手言语行为的人际效果。会话结束后,宾客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改变,体现出老水手言语行为的说教功能。 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会话诗歌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言语行为理论,而且能够扩大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本研究也可以弥补会话诗歌研究方面的不足,为后人研究会话诗歌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