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半数UC缓解期(UCR)患者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等类似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表现,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对临床诊疗造成很大的困难。IBS的发病机制涉及内脏高敏感、黏膜炎症和免疫异常、肠动力障碍等诸多方面。本研究通过构建UCR和IBS大鼠模型,以内脏高敏感为中心,从外周肠神经、肥大细胞多方面进行UCR和IBS的比较,初步探讨UCR和IBS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的异同。材料与方法:通过慢急性联合应激方法建立IBS大鼠模型,DSS喂养诱导建立活动期和缓解期UC大鼠模型,评估大鼠体重、12小时粪便粒数和含水量、直肠小球排出时间、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痛阈、组织学炎症。取大鼠远段结肠标本,运用双重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结肠抗HuC/D阳性神经元、肥大细胞(MC)以及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细胞数的变化,并应用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7只IBS大鼠、5只活动期UC(AUC)大鼠、8只缓解期UC(UCR)大鼠、8只健康对照(HC)大鼠完成实验。①AUC组大鼠体重增长较HC大鼠明显减慢(414.80±31.83g vs 490.25±58.15g,P<0.05),IBS(451.75±34.40g)和 UCR 组(451.75±34.40g)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建模期间AUC、UCR、IBS组大鼠粪便粒数、含水量均增加,比HC组明显,UCR和IBS组粪便性状与HC组无明显差别;③UCR组大鼠直肠小球排出时间明显短于IBS组和HC组(5.83±1.73min vs 18.30±13.11min、21.40±10.33min,P<0.05);④建模后在 20mmHg 和 40mmHg 压力下,IBS组大鼠AWR评分均明显高于HC组和UCR组(P<0.05);IBS组痛阈明显低于UCR组(41.43±9.0mmHg vs 67.50±10.35mmHg,P<0.05);⑤UCR组炎症细胞浸润与浅溃疡均较AUC组少,溃疡处可见结缔组织再生,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隐窝分支等慢性炎症改变;IBS组与HC组无显著差异;⑥UCR组、IBS组大鼠肠黏膜肥大细胞数较HC组均明显增加[15.0(7.0)、11.0(5.0)vs 8.0(6.0)个,P<0.05],且UCR组明显多于IBS组(P<0.05),UCR组和IBS组活化肥大细胞比例较HC组升高(P>0.05);UCR组、IBS组NGF阳性细胞数较HC组均明显增加[11.0(8.0)、6.0(3.0)vs 4.0(5.0)个,P<0.05],UCR 组明显多于 IBS 组(P<0.05),NGF 阳性细胞和MC存在共染现象;⑦IBS、UCR组大鼠肠神经元数量较HC组均有减少(40.0±10.95、46.54±8.44 vs 55.10±10.4 个,P<0.05),UCR 组神经元数目较 IBS 组增多(P>0.05)。结论:①慢急性联合应激可建立IBS模型,UCR大鼠肠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存在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不明显;②IBS、活动期与缓解期UC大鼠肠神经元均不同程度减少,随着短期炎症改善,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可逆性;③IBS和UCR大鼠内脏敏感性改变与肠黏膜肥大细胞及其活化、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有关,但推测在其他炎症介质、外周肠神经递质、中枢疼痛处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④IBS和UCR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共性,其中炎症反应在UCR中起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