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经济的文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环境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为此也使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己无法提供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稳定持续发展的生活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工业生产模式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工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最大的污染源,长期以来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是有关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而且如何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现代工业的焦点问题,生态工业园的出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光明。工业化是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研究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的现状下,推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决非是朝夕之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本文从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和存在的缺陷出发,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在民族地区建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在第二部分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理念,还介绍了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工业以及生态工业园构建的原理及模型。第三部分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在民族地区建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并做出了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构建与发展分析。第四部分结合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等几个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是从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网络指标、管理指标等做实例分析和评价的。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 生态工业园的系统理论体系研究是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课题,虽然本文对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的分析评价并不十分系统和全面,结论也不具有代表性,发展建议也比较稚嫩,但相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民族地区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国家作为一个税收国家,税款不仅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对价,而且也是国家乃至政府有效运转之物质基础。而作为税款提供者的纳税人自然享有对税款如何被
政治发展(political development)作为政治学的一个范畴是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政治学界开始使用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政治学界在学术实践中进行了建构马克思